• 古本《聊斋志异》

    吕湛恩和《聊斋志异辑注》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短篇小说集,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经典文学作品之一。《聊斋志异辑注》是《聊斋志异》一书的最早注释本,作者吕湛恩。

    --------------------------------------------------------------

  • 抵达美国纽约的“海圻”号装甲巡洋舰

    “民-国”海军少将袁方乔

    袁方乔(1891—1964),字宇南,荣成唐家庄人,民-国海军少将。历任“海圻”巡洋舰舰长、东北海军海防舰队舰队长、海防第二舰队舰队长、青岛港务局长等职务。袁方乔出生地三面环海,是昔日清军成山水师营驻防之地。

    --------------------------------------------------------------

  • 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简报

    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简报

    2011年3月22日,山东省历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戚俊杰、郭阳、于敬民、丛领滋、孙建军、陈悦、王记华、史丰永、孙园园、丛华滋、刘巍峰、毕礼霞等。会议由山东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戚俊杰研究员主持。会议首先总结了新一届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及学术成果,讨论了专业委员会现阶段至2014年的工作打算和目标。

    --------------------------------------------------------------

  • 关于“致远”等舰来华过程的几个问题 ——与马幼垣先生商榷

    关于“致远”等舰来华过程的几个问题 ——与马幼垣先生商榷

    马幼垣先生的大作《马吉芬与北洋海军》一文刊于《北洋海军研究》(第二辑)(1 ),复收入其文集《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马先生揭露马吉芬这位“大嘴巴”的一生,灼见迭出,广人耳目,增人新知。 在该文中,马先生有这样一句话:“马吉芬说朝鲜日本之旅后,李鸿章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春派他去英国接收订购的舰只。此事按马芬妮依家书写成的,简直语无伦次,满纸谎言。”

    --------------------------------------------------------------

  • 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

    马吉芬访谈录

    马吉芬先生是在十二年前去的中国,他主要在天津水师学堂从事数学以及海军专业知识方面的教习。水师学堂距离海边四十到五十英里,距离最近的河道大约四英里——马吉芬认为“此为海军学院的恰当选址”。

    --------------------------------------------------------------

  •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免费对外开放

    关于纪念馆应对免费开放的几点思考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落实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

    --------------------------------------------------------------

  • 搭建科研平台 推动事业发展 ——写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创办10周年之际

    10年来,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指导下,在国内外爱好北洋海军史和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专业学者和业余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在文物与博物馆行业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在北洋海军广大将士后裔和爱好历史、地志研究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在馆刊编辑人员和印刷单位的勤奋努力下,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养护,馆刊已经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融学术性、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刊物,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作为馆刊的主编,愿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支持、理解和帮助馆刊的领导、专家学者、将士后裔、广大读者和撰稿人,致以最真诚的敬意和祝福,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各位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

  • 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如何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作用

    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如何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作用

    国耻类遗址,是中华民族被外敌入侵、遭受伤害和杀戮的历史见证。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就是管理保护这些遗址及其所属建筑遗存的专门机构。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也相继建立了许多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纪念馆。本文拟就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如何在社会教育中发挥其重要作用,谈些粗浅的意见。

    --------------------------------------------------------------

  • 各抒己见 不乏真知——第三届(深圳盐田)博物馆馆长论坛综述

    各抒己见 不乏真知——第三届(深圳盐田)博物馆馆长论坛综述

    由深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承办的2006年“第三届(深圳盐田)博物馆馆长论坛”,于2006年3月17日至19日在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举行。

    --------------------------------------------------------------

  • 首任北洋水师总兵林泰曾旧照首次发现

    林泰曾生于1852年,为林则徐胞弟林霈霖长子林龙言第四子。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寡嫂养大,是船政学堂首届学生。1871年5月,他到“建威”舰实习。1874年,奉派赴台湾后山测量港道,旋任“安澜”舰的枪械教习,年底调充“建威”舰大副。

    --------------------------------------------------------------

  • 访英期间,李鸿章与英国两大臣合影。

    李鸿章论人与论世

    近日,《李鸿章回忆录》出版。这本书在出版史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作者曼尼克思是一位战地记者。

    --------------------------------------------------------------

  • 严复 资料图

    严复晚年评价梁启超:以笔搅乱社会的“罪魁”

    晚年严复依然承认,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确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将中国导向发展繁荣的道路。而恰恰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影响将中国推向灾难沉重的深渊。

    --------------------------------------------------------------


百家争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