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甲午海战壮烈殉国
1894年8月1日,在甲午海战序幕——丰岛之战后,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制订作战计划,林泰曾主张“举全舰队扼制仁川港”,与日本联合舰队“一决胜负于海上”。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表示同意,但李鸿章不允,言“北洋千里全资屏障,实未敢轻于一掷”。
9月17日,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援朝陆军至大东沟后正准备返航,日本12艘军舰向我北洋舰队袭来。北洋舰队以“定远”“致远”“济远”“广甲”4 舰为左翼,以“镇远”“来远”“经远”“靖远”“超勇”“扬威”6舰为右翼。林泰曾指挥“镇远”舰,与“定远”舰配合,多次重创敌舰。
战至下午3点,“超勇”“扬威”两舰焚毁,“致远”“经远”沉没,“广甲”“济远”两舰又先后驶离作战海域。这时,日本舰队集中了5艘军舰包围“定 远”“镇远”两舰。林泰曾沉着指挥,掩护“定远”舰,使友舰免遭被歼。“镇远”舰多次被日舰打中,船上着火,但在林泰曾的指挥下,没有一人跳海逃生,而是 扑灭大火,继续攻敌。3点多,“镇远”舰炮击日军旗舰“松岛”号,引爆了“松岛”弹药库,其余日舰也有伤亡。正是“镇远”“定远”的英勇作战,到下午5时 40分左右,日舰先后退出战场。战后,朝廷赏林泰曾“霍春助巴图鲁”勇号。
11月,林泰曾率舰随北洋舰队返回威海卫军港,进港时正值落潮,“镇远”舰因避雷标而误触暗礁,底板被撞开10米多的大口子,进水甚急。林泰曾沉着指挥官兵采取措施,使战舰安全进港。对战舰受伤已无法出海作战,林泰曾甚为痛惜,无法原谅自己,两天后服毒身亡,时年44岁。
英雄原来可以这般秀气
此次发现两张林泰曾照片,一张林泰曾着英国海军军装,当为他在英国地中海舰队学习时留影;另一张则着中装,从年纪上看应当是他在北洋水师时留影。
在我们的印象中,舍生忘死能征善战的英雄当是国字脸、浓剑眉,脸部线条硬朗,英气逼人,而此次发现的林泰曾照片,颠覆了我们的习惯认知。照片上的林泰曾,典型的帅哥,细长的眼睛,细长的双眉,小小的嘴,十分清秀。
大概这就是福州男人,虽没有燕赵汉子的魁梧高大,但并不妨碍他们有着比钢铁还硬的意志。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菏泽元朝古船结构与文物
2010年9月17日,山东省菏泽市市区国贸中心工地雨后下沉塌陷,凸现出船板及几件古代瓷器
-
从威海武备学堂炮学教习发迹的段褀瑞
民国时期,段祺瑞的大名在国人心目中如雷贯耳,但真正知道他从安徽来威海在武备学堂一
-
刘公岛大小炮台六座 ——北洋海军时代刘公岛炮台考略
李鸿章建设北洋海防威海卫基地,大约始于光绪七年(1881年)(1 )。光绪十年(1884年
-
博物馆不能办成展览馆 ——光明日报专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
“博物馆的展览不应该是简单的陈列,而应该能体现出研究水平,能有效传播信息,让观众
-
文登营与明清军制
文登营作为一种军事设施,自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设置,至1912年1月文登辛亥革命爆发
-
重评刘步蟾引起的风波
刘步蟾是中国早期海军的一位重要将领,但知道的人并不多。他之所以出名,成为家喻户晓
-
甲午战争是袁世凯入朝鲜平叛引起的吗?
论者多把甲午战争的起因推到袁世凯之身,谓袁世凯报告朝鲜发生民乱,催李鸿章派兵入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