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钊兴

出处:《甲午纵横(第二辑)》栏目:(暂缺)发表日期:2016年12月31日

摘要: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事,早已传遍祖国北方,特别是山东省和东北三省。众多地方都宣称本地是李龙王神话的诞生地,这成为多年来民间文学论坛上一桩公案。1989年5月…

关键词: (暂缺)

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事,早已传遍祖国北方,特别是山东省和东北三省。众多地方都宣称本地是李龙王神话的诞生地,这成为多年来民间文学论坛上一桩公案。1989年5月号《民间文学论坛》月刊载王太捷先生《秃尾巴老李传说的演变》一文,以地方志记载最早、最详、最系统的事实为据,无可置疑地证明,秃尾巴李龙王的传说诞生于文登。

本文要探讨的是:秃尾巴李龙王的神话传说为什么会诞生在文登?这条文登龙与其他龙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一、李龙王神话诞生的背景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早期的典籍如《礼》、《易》、《左传》等,皆有“龙”的记载。“龙,水物也。”“龙,东方之兽也。”(见《故训汇纂》,2003年商务印书馆)。龙,是海洋文化的创造。李龙王神话诞生于文登明代后期。那时,文登县的境域包括昆嵛山以东的整个半岛,今文登、环翠、荣成三市区的广大地域,三面环海,河流纵横。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半岛的龙卷风特别多。这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大的旋风,远看像一个上接天下拄地、不停地摆动的龙,中心风速可达每秒100多米。在海上,能把海水吸到空中,形成水柱;在陆地,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升到空中。特别是夏末秋初之际,当地人遥望龙卷风起,会由衷地说:李龙爷回来啦!愚以为,三面环海,龙卷风多,是李龙神话诞生在文登的自然条件。

李龙神话诞生在文登,还有人文条件。首先,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神话传说是人们为着自己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明代后期,文登人民以农为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土地瘠薄,5亩为一“上”,一上当他县一亩。沿海虽有渔盐之利,但无保鲜条件,海鲜品无法外运,渔民生活困苦,方言说“穷得瞎腥烂臭”,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渔民的生活。虽然三面环海,但旱灾、涝灾、虫灾和风灾频繁。

明宣德至崇祯200余年间,文登境内较大自然灾害17次,令人触目惊心。明代万历年间,县人刘濡恩在《太平宴序》中记道:“地多砂碛咸卤,村落萧疏。去城三里无瓦屋。大都垒石为垣,而横散木,藉草铺茅,以避风雨……丰(年),常不足续新谷;稍告祲,即有炊骨鬻子之惨……”(见光绪《文登县志》)。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求告无门,只好求助于超人的神力,求神的保佑和庇护,李龙王神话便应运而生。

其次,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在半岛地区影响至深。特别是金元时期,昆嵛山成为全真派道教的发祥地,王重阳等七真人首先在文登山下建七宝宫,创立第一个教会——三教七宝会,其对文登百姓的影响不可低估。全真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家与全真均以孝为先。李龙高山葬母,每年龙母生日回乡祭母。道光皇帝敕封的是“李龙王”“敷惠佑民”,未封龙母;但文登人却敬奉龙母比敬奉李龙有加,各村参加庙会的队伍,总是抬着“龙母驾”,而不抬李龙驾。

再看李龙神话诞生的具体环境——柘阳山。山在城南40里,南距海5里。旧时古树参天,古寺巍峨。寺建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寺西有小殿三楹,逼处山阿,石骨嶙峋。殿后石洞中,常有巨蟒潜伏,天将雨,辄效鸡鸣。时出,游人或见之,不避人,亦不为害。”柘阳山前村多“李”姓,山之后的郭家村多“郭”姓。一般人会认为秃尾李龙的故事应该诞生在“道观”附近,不应该诞生在“寺庙”里或其附近。这是一大误解。“龙”不仅出现在早期的儒家经典中,而且出现在佛典中。南朝梁僧佑撰《出三藏记集》15卷,列记经、律、论三藏之经目及翻译之同异、序跋等。该书记公元404年法显西行第六年到达迦施国(今印度北方邦西部)所见:“至迦施国,精舍里有白耳龙,与众僧约,令国内丰熟,皆有信效。沙门为起龙舍,并设福食。每至夏坐讫日,龙辄化作一小蛇,两耳悉白。众咸识是龙。以铜盂盛酪置于其中。(龙)从上坐至下行之,遍乃化去。(龙)年辄一出,(法)显亦亲见此龙。”法显与古印度众僧所见,明明是一条白耳小蛇,但都认为是白耳龙,且龙与众僧相约,每年出现一次,使国内庄稼丰收,很有灵验。柘阳禅院的高僧,肯定读过《出三藏记集》,知道到“西天”取经的法显亲见白耳龙的故事,并讲给僧、俗们听过,于是,结合当地的某些特点,如山前有李姓、山后有郭姓,人们特别重视孝道等,就创造了李龙爷的故事。其中最重要的根据是传说中李龙也是化作一条小蛇,先出现在柘阳寺内的供桌上的盘子里,后出现在宋村北山一在田里吃饭的农夫的盘子里。笔者自幼听父亲讲,传说山东巡抚带李龙到朝廷请封时,李龙就是变作一条小蛇,蜷曲在一盘子上。道光皇帝乍一看,很不以为然,不高兴地说:“这就是徐爱卿说的李龙王吗?”徐巡抚回道:“李龙爷怕惊圣驾才隐身的。”皇帝连说:“让他现出真身!”立刻,李龙爷现出本相:上拄宫殿顶,下拄地,一条巨龙!万岁爷大吃一惊,脱口而出:“敷惠佑民的李龙王!”当然,佛教徒不只相信有造福于人类的白耳龙,还以为有一种害国害民的恶龙,《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记载,僧迦罗国有一座纪念佛曾来此点化“恶龙”的高塔。

秃尾李龙王的故事,见之于地方志记载最早的,是康熙《文登县志》:“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娠,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复来,飞刃击之,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其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墓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毕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后,柘阳寺僧取龙母墓石,风雨大作,雹随之,其大如斗,寺中尽黑气,咫尺不见。周围里许,二麦尽伤,独龙母庙内,花木皆无殃焉。”这段记叙,转引自雍正《文登县志》,可知故事的创作肯定与柘阳寺僧有关。但对照同时期县人赛珠的诗歌,这段文字有以下错漏:赛珠诗有“土人荒唐称老李”之句,说明志书将“李姓妻郭氏”误为“郭姓妻”;道光《文登县志》只是纠正了康熙和雍正志的失误,并非又立新说。赛珠诗已有“磨牙攫爪腾空去,朝泛清江暮黑水”之句,可知康熙时,李龙神话已经有李龙到黑龙江的情节,而康熙、雍正《文登县志》遗漏了这一重要情节,并非道光年间才有李龙到黑龙江的情节。赛珠诗可见光绪《文登县志·卷一山川》;赛珠(1680-1730年),康熙癸巳(1713年)恩科举人,诗被选入《山左续诗抄》。赛珠的诗可证光绪《文登县志》的作者对李龙神话演变的评说是不对的。

说李龙王神话并非是道教的派生,而是与佛教寺院有关,还有另一佐证。光绪《文登县志》载,“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龙现于宋村之北山,一时合邑闹阗,立庙山巅,改名曰‘回龙山’。”笔者多次到回龙山下山东村调查,证实回龙山上新建的李龙庙,一直是和尚主持,不是道士主持。笔者一度不敢相信。前些时候,有幸读过英国浸礼教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亲历晚清四十五年》一书,再次得到印证。该书第二章“13.回龙山庙会”:“在庙会开始前的一两天,我提出去参观一下山上的寺庙。(宋村)房东的一个儿子陪我前往。那是一座香火非常旺盛的寺庙,由一些和尚主持。”但随着李龙信仰的普及,不仅境内的佛寺纷纷增建李龙王大殿,就是道观,也增设李龙和龙母的殿堂或塑像,如城北40里的白鹿山庙等。

二、秃尾巴李龙王与一般中国龙的异同

先说相同点: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有鳞角。这相同点,人们所熟知,此不赘述。

详说不同点。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而秃尾龙却不是龙所生,是人生的。他不是皇权的象征,不那么威严可怕,他甚至还当过长工,受过许多窝囊气。他是普通劳动农民的化身,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

李龙王信守孝道。他不忘自己是吃母亲乳汁长大的,母亲死了,将母亲葬在高山之巅,墓高数尺。每年不忘回来给母亲过生日。

李龙王为百姓行云布雨,除恶安善。道光二十九年三月,知县欧文撰《祭敕封溥惠佑民龙神文》:“于维龙神,昭垂灵迹,号崇雨师,功参风伯。旱暵偶逢,立施甘泽。德溥闾阎,惠均阡陌。谷赖以成,穰穰驿驿,兼佑商民,险平海舶。浪静波恬,帆樯快适,锡福降康,人心悦怿。庙貌巍峨,威灵赫奕,封号特加,荣邀纶绂。祀当攸隆,永传史籍。祭当暮春,神其来格!”祭文颂扬了李龙王惠民、佑民的各个方面。

李龙王拼命战败白蛟,佑护山东老乡,保护行船安全。

李龙王受到皇帝加封,正式列入国家祀典。清道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文登知县欧文详请神龙封号;同年山东巡抚转奏朝廷。道光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内阁典籍厅奉旨拟封号字样;九月二十五日,奉道光皇帝朱笔圈出“溥惠佑民”。这可不是神话,这也是其他龙们少有的殊荣!

李龙王受到文登男女老少普遍的敬奉和爱戴,这是其他龙神难以企及的。文、荣、威三市区上百处寺庙供奉李龙王及龙母,有十多处大型山会,人们抬着“龙母驾”行会,接受沿途信众所设“路祭”和许愿。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家家户户为李龙爷过生日,用手搓的新麦,磨成面,蒸出大枣饽饽,给李龙爷上供;每村“会首”派出代表队,打着彩旗,敲着锣鼓,扮起各种文艺节目,抬着大枣饽饽(最大的饽饽一个抬箱笸箩仅能装下一个)和香纸,到寺庙为李龙爷拜寿。不论是老人还是儿童,即使再调皮的孩子或“刁民”,没有人在任何场合会对李龙爷说出不敬的话。只有下冰雹时,百姓会扔出菜刀或锅铲,据说李龙听到刀铲声,会想起自己断尾的痛苦,立刻停止降雹的。

三、澄清几个问题

神话传说与客观事实应该加以区别。龙,包括李龙王,活在神话传说中,是想象中的神物,不是客观事实。

柘阳山、昌山(宋村北山),昌山巨神龙祠,柘阳禅院及李龙王庙、龙母坟,回龙山李龙庙及龙母墓,皇帝加封,这些都是客观事实,祠庙和龙母墓都是信众们兴建的。但“李龙葬母、李龙‘回到昌山’”,那就不是事实,是信徒想象、创造出来的。特别要提出的,明末诞生于柘阳山的秃尾巴李龙王的传说,本来与早已被人们忘记的汉代昌山上的巨神龙毫无关系,光绪志主编所谓“自明以来,昌山之名亡,昌山神龙亦失所在,遂移祀神龙于县南四十里柘阳山。此即今俗所称秃尾李龙王也。修志者不考古籍,乡里相传,遂多异说。”“昌山神龙亦失所在”已上千年,拿不出任何根据,就得出“遂移祀神龙于……柘阳山”,主编也太武断了;试想,人们连“昌山”的名字都忘得一干二净,哪里还记得昌山上曾有一座神龙祠、有一条灵验的神龙呢!汉代昌山巨神龙怎么就成了“今俗所称秃尾李龙王呢”?“遂多异说”的正是主编自己。

现今有的人为着某种需要,也绕着弯地说“回龙山”才是李龙王神话的发祥地。自康熙五十三年,回龙山上建起李龙庙和龙母坟以后,特别是道光帝加封李龙王后,回龙山香火特旺。但再旺,也只能是从柘阳山“回”来的“龙”。有力的证据是道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知县欧文详请神龙封号文》。现摘要如下:

“……据卑县在籍前任铜陵县知县林汝谟、现任龙安府知府王者政、现任南河即补同知于昌进、现任馀杭县知县毕承昭、前任平度州学政丛葆光、前任临朐县教谕李淳琳,廪生陶荫栋、王所拭,增生陈道原,俯生毕廷昭,耆老宫凤翔等,窃查县城迤南柘阳山,旧有龙神庙一座,山下有龙母祠一座。相传祠、庙均建自前明年间,历今数百馀载。每逢旱暵,乡民辄先山下龙母祠祈祷,复上山赴龙神庙祈祷,无不立沛甘霖。县境各海口商渔船只,每遇风涛,虔求神佑,辄获平安。灵应昭著,地方依赖。职等生逢其地,身受其庇,崇奉之馀,实深钦感。窃思江海河湖等神,凡有功于民者,均蒙圣恩,锡有封号……查《祭法》: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故天后崇庙貌于瀛壖,金龙昭威灵于江澨,殊恩宠锡,报祀特虔。兹卑县柘阳山龙母祠、龙神庙,虽系一邑之土神,而功德及于万室,居民崇奉,届今数百馀年,旱虐风涛,有祷必应。功既在于民生,名宜正于国典。遐乡尸祝,亿万箕毕同情;崇号恩宣,千百禩平康永赖。兹据该绅士耆老等合词具呈前来,拟合据情详请宪台查核,转详请奏,赏加龙母封号,并神龙封号,以答神庥而慰民望,实为公便。为此备由具申,伏乞照详施行。”为了使详文具有说服力,特将文登籍的11位“绅士耆老合词具呈”;柘阳山神龙庙和龙母祠“灵应昭著”记得明白,但全文只字未提神龙“回到”“回龙山”的情节,更无汉代昌山神龙的追叙。再说,李龙王神话起源于柘阳山的历史事实,丝毫无碍于今天回龙山旅游景点的建设;倒是随意地篡改历史反而会丧失诚信,影响知名度,不可不慎。

第三,有人说“先有回龙山,后有黑龙江”。这不是历史,也不是神话。“黑龙江”,古名“黑水”,金代始称“黑龙江”。《金史·世纪》:“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李龙神话诞生于明代,与金代还隔着个元代,虽说李龙神通广大,但明代出生,怎会跑到金代,而成为“黑龙江”名称的渊源呢。

(作者:文登市史志办编审)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关于作者  (请作者来信告知我们您的相关资料,点击这里查看我们的联系方式。)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日志

Comments are closed.

百家争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