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
登州文会馆博物馆 —— 从早期教会博物馆到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中国的博物馆作为文化舶来品,随基督教传教士传入,最早出现在我国沿海城市。登州文会馆是我国最早开设博物馆学课程的高等院校,文会馆博物馆与张謇的南通博物苑有着不解之缘。中文的博物馆一词,源自希腊文Mouseion,意思是缪斯的神殿。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博物馆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为托勒密·索托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在埃及亚利山大城创建。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出现于17世纪后期。而1753年,英国建成的大英博物馆,则是世界上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现代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出现于19世纪后期,最初由外国教会创办。1905年,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南…
-
博物馆不能办成展览馆 ——光明日报专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
“博物馆的展览不应该是简单的陈列,而应该能体现出研究水平,能有效传播信息,让观众能切实受到教育。博物馆不能办成展览馆,不重视藏品、不重视研究是万万不行的。…
-
育桃李燃烛斯生 著甲午流芳千世 ——回忆与戚其章交往的岁月
2012年10月8日,惊闻其章兄仙逝,我的内心万分难过。又一个知心兄长弃我而去,一位著名史学家离开了我们。回忆与其相识、相处、相助、相知的岁月,一幕幕出现在眼前:他的对人音容笑貌,对学术严谨求真……萦绕脑际。为了表达我的哀思,立即写了悼词,通过王如绘先生电子信箱传给山东社科院戚其章治丧委员会。全文如下……
-
戚其章先生逝世悼文
接获戚其章先生逝世的消息,谨表示衷心的哀悼!今日,通过贵馆惠送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4期),我方得知戚其章先生去世之事。1994年甲午战争100周年时,我与戚其章先生在威海初次见面,此后,承蒙他非常多的关照和指教……
-
海外追怀故人情:敬悼甲午战争史学权威戚其章教授
去岁十月二十一日晚八时,突接友人郑海麟博士自香港打来的长途电话,告以在电视上看到戚其章先生去世的消息……我与其章兄相交几达二十载。由于我们都是中国海军史研究的同好,其间除参加会议见闻畅谈之外,平日亦有书信往还。如今惊闻其噩耗,实不禁怅然若失,感慨万千……
-
“丁汝昌降书”鉴定报告
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刘公岛自杀、北洋舰队降日一案,无论是以北洋海军创建、发展和覆灭为脉络,还是以甲午战争为主题,都是近代史论著所无法回避的一件大事……
-
丁汝昌年谱
10月2日(九月初四日)下午,丁汝昌与龚照玙在旅顺收到李鸿章中午来电:听说禹亭伤病未痊愈,甚念。汉纳根、马船主及管轮洋人皆讲“定远”、“镇远”应择紧要处修理,如炮台等,其木板舱房等各件,则可缓修,这样做,则数日内便能出海……
-
历历印迹启深思 —— 读《环翠印迹》
威海市环翠区档案局编印的这本《环翠印迹》,把环翠区(包括原威海市)的历史大致勾勒在人们面前。从建立威海卫起,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以时序为主线,分为古城沧桑、威海开埠、伟业开基、特殊年代、春风再起、继往开来和风情流变几个部分,记载了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变化……这些珍贵的照片,或开阔你新的视野,或勾起你沉潜的记忆,撞击着你的心扉,启发着你的思索…
-
李鸿章六次巡阅威海卫
《李鸿章六次巡阅威海卫》详尽的描述了年过六旬的李鸿章如何不顾身体劳累六巡威海卫,极尽详实地记录了每次巡视威海卫的行程安排和对威海卫基地的建设、北洋海军的操练、守备情况的指示。通过此文让读者了解到李鸿章这位洋务运动的改革派对威海卫基地的重视和对建立强大的北洋海军的殷切期望,对研究中国近代海防和李鸿章海防思想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从“莱伯作旅鼎”说起 ——周代铭文“旅”字探识
《黄县志稿·金石目》中记载:“(黄县)城东南鲁家沟田中出铜器十:钟三、鼎二,钟无款识。若甗、若盉、若觯皆有铭。”其中一件鼎的铭文有这样五个字“莱伯作旅鼎”。有人将这句话释为“莱伯为旅这个人作了鼎”……
百家争鸣
-
严复晚年评价梁启超:以笔搅乱社会的“罪魁”
晚年严复依然承认,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确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
-
荣成历史几点值得探讨的问题
成山头风景区的一段解说词,是介绍徐复昌的:“第一代修庙(成山始皇庙)人叫徐复昌,
-
历史文化:滥造之风当刹
历史文化,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一代代先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给后人(也包括今人)
-
撇篲山的新发现——乡土考察报告之三
不久前,我由文城西去15公里,考察了撇篲山,有两个发现:一、这是一座已沉寂的火山;
-
甲午战争沉船水下调查的可行性分析
因为甲午战争的重要性,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打捞甲午战争沉船的活动,但因种种原因,
-
摘掉林国祥“丧舰降敌”的帽子——林国祥丰岛战后归国真相考
一,归国过程 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丰岛海战爆发。“济远”舰
-
怀念我的祖太爷丁汝昌
慷慨捐躯去,岿然浩气存。 至今威海上,犹听怒涛声。 迢递三千里,沉浮一百年。 英灵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