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10月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文物与博物馆教育中心主任吴十洲将珍藏的集现代书法、百年前日本浮世绘于一身的10米长卷《甲午国殇战图长卷》等多幅藏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捐赠仪式现场
此次捐赠的藏品,除长卷外,还包括吴教授于国外搜集到反应甲午战争获胜后日本民众欣喜心态的铜版画:1894年11月3日出版的《伦敦画报》刊出的《胜利的喜悦》。捐赠仪式上,吴十洲教授还与同行画家潘裕诚先生现场合作一幅《听涛观海图》,也一并捐赠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捐赠仪式现场
吴十洲教授捐赠的《甲午国殇战图长卷》,由著名书法家林公武书写卷名,以百年前日本出版的反映甲午战争历史的浮世绘版画为线索,以民族英雄邓世昌、晚清重臣翁同龢、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画像为核心,卷尾则附上《国有七魂三魄说》、《屈赋国殇》千字文对长卷所传达的思想进行阐释,即从国殇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英烈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进而大力塑造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据了解,社会捐赠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品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该院积极开展文物征集工作,一方面努力主动寻找民间流散文物的线索,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甲午战争有关文物、文献。众多社会捐赠的藏品,成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爱国主义教育阵线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甲午战争的另类解读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百余年,但在今天是史学家们感兴趣的话题。一个数千年文明史的老大中
-
“民-国”海军少将袁方乔
袁方乔(1891—1964),字宇南,荣成唐家庄人,民-国海军少将。历任“海圻”巡洋舰舰长
-
儒家生态观与社会的和谐
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不仅包含一般人与人之间、当权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和
-
李鸿章六次巡阅威海卫
《李鸿章六次巡阅威海卫》详尽的描述了年过六旬的李鸿章如何不顾身体劳累六巡威海卫,
-
浅谈革命纪念地(馆)功能的延伸与拓展
革命纪念地(馆)是时代的产物。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八十年来,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席卷
-
过年祭宗
据考,邹氏先祖,于明朝年间,迁自云南。前不久老家来人说,曾一度传说在文革中被焚的
-
谁说方伯谦“甚谙海战”了?
1896年即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由林乐知、蔡尔康翻译辑录的甲午战争期间报章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