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近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组织相关人员对100多件经过脱盐除锈保护的出水文物进行鉴定。经过鉴定,这些出水文物的海泥被清除,锈层也大部剥落,文物内部结构较处理前大为稳定,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出水文物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出水文物大部分为钢铁质地,由于长期受海水、海蛆及其他微生物的侵 蚀,氧化锈蚀严重,再加上博物院地处海岛,空气湿度大,出水文物的锈蚀程度曾一度被加重。为了保护好这些出水文物,让它们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经过多年不断摸索,该博物院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
早在1989年,该博物院就着手对出水文物进行试验性保护。1993年3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海底出水巨型金属文物除锈保护”课题,被批准立项。该博物院随后成立了文物保护小组,并聘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金属文物保护专家陆寿麟研究员为技术顾问。1994年4月、9月,陆寿麟 一行两次来威,考察论证保护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最终,经过保护小组的慎重考虑,确定保护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侧重实验室分析研究,对部分小件文 物做常规脱盐、除锈保护;第二阶段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出水文物,进行全面保护。
保护方案确定后,该博物院建立了7个浸泡槽,对不同质地、不同尺寸、不同受损程度的济远舰出水文物,利用分别配制的脱盐液进行浸泡脱盐处理。脱盐处理短则几日,长达数月,期间还要更换一次药水。
截至2011年年底,该博物院经过脱盐除锈保护的出水文物有100多件。出水文物的海泥被清除,锈层也大部剥落,文物内部结构较处理前大为稳定,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下一步,博物院将对不能浸泡的大型金属出水文物开展除锈保护课题,届时济远舰前主炮、桅杆等将能得到有效保护。 (戚珺)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家乡的果模子——美化生活的艺术
大型果模子用途广泛。给老人庆寿,用果模可磕出不同形状的寿桃。回娘家,走婆家,探亲
-
略述丁汝昌在逆境中之作为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虽然尽职尽责……甲午黄海大战之后,丁汝昌与
-
威海曾经红火的砖瓦制造业
据考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威海的砖瓦制造业一直沿袭传统手工操作、露天作业、季节
-
威海鲜花赋
威海是片开满鲜花的土地。威海市早就获得花园城市的美誉。遍布市区的各种鲜花,把这座
-
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简报
2011年3月22日,山东省历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学术研
-
追忆戚其章先生
2012年10月7日2时35分,享年88岁的著名历史学家、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戚其
-
三国传统友谊结奇葩
荣成市南端的石岛,是个山海形胜地。它东傍碧波万顷的大海,南从黄石板嘴起,北至凤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