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11月23日上午,来自文登、乳山、环翠区、经区的近300名威海晚报小记者游览了刘公岛,在这里,他们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23日上午,天气晴好。上午9时许,近300名小记者分批乘船前往刘公岛,一路上,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喜悦,纷纷趴在窗前观看外面的景致,有的拿出相机拍摄窗外的美景。
经过大约20分钟的航程,他们顺利抵岛,他们在导游的引导下,来到此行的第一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该馆是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通过珍贵历史图片、场景还原、3D影视、声光电与多媒体复合等多种手段,生动地展示了黄海大战、威海卫保卫战等战争场面。”伴随着导游的介绍,小记者们被馆内的陈列品及栩栩如生的人物蜡像深深吸引。在刘公岛博览园,小记者们参观了英租威海卫历史展览馆,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有的互相讨论着自己的感受,有的还拿出本子边看边记录。
当听说要去动物园时,小记者们都非常兴奋。见到向往已久大熊猫,小记者们被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开心的时刻。
活动结束前,小记者们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牌坊前合影留念。谈到此次之行,小记者们都意犹未尽地表示,在这里,他们学到了课本上很多没有学到的知识,真是不虚此行。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关于“致远”等舰来华过程的几个问题 ——与马幼垣先生商榷
马幼垣先生的大作《马吉芬与北洋海军》一文刊于《北洋海军研究》(第二辑)(1 ),复
-
近代山东沿海港口对外开放和航运探略
山东航运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土著东夷人就有先进的造船和远
-
怀念我的祖太爷丁汝昌
慷慨捐躯去,岿然浩气存。 至今威海上,犹听怒涛声。 迢递三千里,沉浮一百年。 英灵钟
-
丁汝昌年谱(1884-1891)
6月21日(清光绪十年五月二十八日),丁汝昌率“超勇”、“扬威”、“威远”、“康济”
-
搭建科研平台 推动事业发展 ——写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创办10周年之际
10年来,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指导下,在国内外爱好北洋海军史和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专业
-
追忆随访王家桢谈话录
王家桢祖籍文登县,其曾祖父时,移居黑龙江省双城县。家桢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春(1897
-
关于甲午海战史料的考辩(二则)
“北河”与“东北河” 中国语文文字,本多歧义,再加上句读因素,不消说外人,即使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