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6月9日是我国第十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今年“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宣传主题,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联合环翠区竹岛翠竹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努力为社区群众奉上一道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
此次活动活动包涵了甲午战争历史图片展和非遗项目演示两部分,通过讲解展示和社区群众参与互动的形式,意在讲述威海历史、共享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在甲午战争历史图片展版前,博物院工作人员向早早来到社区的群众们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解读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道理,让群众了解甲午战争历史,感受民族英雄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茶道、螳螂梅花拳、篆刻、刻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老师,也带了各自专长的项目演示。一级茶艺技师、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威海分会会长罗玉荣女士,现场演示茶道文化,并指导社区群众参与互动,群众从中了解认识茶文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威海非遗项目梅花螳螂拳传承人张进武先生,为社区群众讲述梅花螳螂拳的发展历史,并现场展演了螳螂拳的要点,在与人互动中传播了中华武术精神,增强社区群众强身健体的意识;著名篆刻大师韩天衡入室弟子、源道斋书画院创办者、韩国金大中总统制印人于春建先生,展示了篆刻作品百余幅,并向翠竹社区赠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篆刻作品,让社区群众领略篆刻的精湛技艺;威海非遗刻瓷艺术传承人孙凯先生,现场展示刻瓷技艺,为社区群众展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创作相融的艺术理念,让人们感受到美的艺术来源于生活。
多彩的非遗项目,群众的参与体验,让非物质文化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工匠精神,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实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愿景。 (文/图 于晓明)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山东文登郐家发现宋金石椁墓
2005年春,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郐家村村民在村西丘陵斜坡处挖养鸡场温室地基时发现一处
-
是“韩语”还是“朝语”?——兼及“训民正音”及相关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掀起学习外语的热潮,这无疑是一种无可非议的新气象。的
-
亲爱精诚爱国抗战——试评萨镇冰在桐梓海校的演讲
1937年7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大片国土迅速沦陷。至1939年夏,南京国民政
-
严复晚年评价梁启超:以笔搅乱社会的“罪魁”
晚年严复依然承认,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确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
-
陆奥宗光与“陆奥外交”
陆奥宗光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关键性的人物之一,在其外交大臣任内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之
-
徐建寅与中国鱼雷及水雷
一、鱼雷技术及其战术运用 鱼雷是用于海战的一种新型武器。鱼雷能给敌人带来伴随着电光
-
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
威海早先是个海边村庄。1403年(明永乐元年)始建威海卫城。六里十八步城墙围起的城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