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我院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活动
—— 走进古北社区,服务民间收藏
活动现场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积极引导民间合理合法收藏,满足人民群众对文物鉴定的需求,5月16日上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走进古北社区,开展迎“5·18国际博物馆日”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活动。
在活动现场进行登记的社区老百姓
本次活动得到了古北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活动现场设于古北社区小广场,鉴定类别包括近现代历史文物类、书画、杂项等3个大类。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精心组织3位经验丰富的专家,为社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文物鉴定咨询服务。上午9时,活动正式开始。社区爱好收藏的老百姓提着大包小包的“老物件”来到活动现场,依次登记鉴定,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据统计,16位收藏爱好者共带来40多件/套藏品,包括旧时瓷器、货币、玉器、铜器等,其中兼具威海地方特色的纸笸箩、刺绣等藏品尤为引人关注。
活动现场,专家们正在进行藏品鉴定
鉴定过程中,专家们与收藏爱好者面对面交流,耐心讲解鉴别要点,普及鉴藏知识,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合法的收藏理念。专家强调,收藏可作为兴趣爱好、艺术修养提升途径,亦能作为投资方式,但需保持理性心态,避免盲目跟风,确保收藏行为合法合规。
文物公益鉴定是重要的文化惠民举措。本次活动不仅满足了收藏爱好者的鉴定需求,更增强了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提升了艺术鉴赏水平,为民间收藏规范化、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未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将总结经验,优化活动流程与场地安排,适当延长鉴定时间并增派专家力量,持续开展系列公益活动,让文物知识惠及更多群众,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注入新活力。
来源:典藏科研部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不倦的精神 永久的丰碑 ——痛悼师友戚其章先生
回顾戚其章奋斗的一生,有许多感人至深,令人铭记和学习的东西。首先是他孜孜以求,始
-
为何民国各界精英大多曾在甲午战争后赴日留学
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战争,大清被日本打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
丁汝昌考略
今年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诞辰170周年。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丁汝昌的悲剧人生,但丁
-
《筹笔偶存》中有关威海地区的史料
《筹笔偶存》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当时称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
-
关于“致远”等舰来华过程的几个问题 ——与马幼垣先生商榷
马幼垣先生的大作《马吉芬与北洋海军》一文刊于《北洋海军研究》(第二辑)(1 ),复
-
丁汝昌年谱(1836-1883年)
1836年11月18日(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丁汝昌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丁家坎村。其父
-
一个学者的追梦之旅 ——怀念戚其章先生
戚其章先生就是一个有梦而且一生追梦不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不罢休的学者。人贵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