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
芝罘救治伤兵
编者按: 该文由威海市档案馆馆长张建国提供。张建国同志对该文的出处、征集经过、主要内容、作者概况等作了简介,现刊载于该文之前: 《芝罘救助伤兵》选自约翰·欧文(JohnDOwen)所著的《双龙记》(Douthwai &hellip…
-
从《晚清史治要》看戚其章先生的史学观
史学观,是历史学家的灵魂与统帅。史学家的史学观正确与否,不仅关乎到他的史学工作实践能否按照正确的方法与方向进行运作,而且更关乎到史家所探寻和研究的历史诸问题能否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历史的真相及其 &hellip…
-
于无声处的血性呐喊心灵深处的精神守望——孙建军新作《拂云看山》读后
细读《拂云看山》,可以品味到作者——一个青年学子对于历史的思考、对于社会的责任、对于民族兴衰的忧思,一一融注在字里行间。其间所透射出的文化层面上的思考以及文化人格的精神向度等,则无一不发人深思 &hellip…
-
研究甲午战争史五十年的心得之作——读戚其章教授新著《走近甲午》
中国人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善于“以史为鉴”。可是有个大前提决不容忽略,即对历史的真实性一定要切实把握。如此方不致为歪曲的历史所误导,否则非特无益,反受其害,危险殊甚。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1894 &hellip…
-
走近大家——戚其章《走近甲午》读后
齐鲁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邦,令人想起泰山和黄河:泰山巍巍,虽不自显其高,却被尊为五岳之首;黄河浩荡,虽非中国第一大河,却培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二十世纪的齐鲁大地,虽饱经蹂躏和磨难,却仍锻炼栽培 &hellip…
-
虽然身在此山中却识庐山真面目——中塚明著《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上编)读后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中塚明教授,将日清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研究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课题。而经过上下求索,真正揭示出日清战争史的本来面目,又是他的千金之诺。不久前出版的中文版《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日清战 &hellip…
-
北洋海军研究又出新成果——《北洋海军研究》(第三辑)读后
继1984年、1994年甲午战争90周年、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后,2004年9月,由中国历史学会、山东省历史学会、威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甲午战争研究中心、刘公岛管理委员会、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承办的 &hellip…
-
一本以史为鉴的好书——读《辩证看甲午》断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流传极广的名言,实际上蕴含着一个重要前提:尊重历史并正确地认识历史。不尊重历史,历史的兴替就无从为鉴。对历史缺乏正确的认识,史鉴就会变成哈哈镜,历史兴替的真相就会 &hellip…
-
读历史新书长振兴之志——读《辩证看“甲午”》一得
最近喜得朋友惠赠的两本新书,都是研究甲午战争的。一本是戚其章先生的《走近甲午》,是戚先生在对自己近50年来甲午战争研究总结性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地阐述了甲午战争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前沿问题,老树新花, &hellip…
-
历史著作也可以这样撰写——刘玉明、戚俊杰新著《辩证看甲午》读后
中国历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方法与传统。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为写出文质兼美传之后世的历史作品,秉笔直书,呕心沥血,献出了毕生的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hellip…
百家争鸣
-
北洋海军与洋员
北洋海军的建立,需要大量熟练的海军技术人才。清政府又聘请了一些洋员担任北洋舰队的
-
北洋海军中的荣成籍官兵
1880年,为给正在英国建造的巡洋舰“超勇”、“扬威”选配水兵,李鸿章奏请清政府,认
-
李鸿章六次巡阅威海卫
《李鸿章六次巡阅威海卫》详尽的描述了年过六旬的李鸿章如何不顾身体劳累六巡威海卫,
-
明代烟墩今尚存 ——荣成石桥子烟墩存废之商榷
烟墩位于荣成市崖头街道办事处石桥子村北,当地人称之为烟墩……
-
陈列艺术对博物馆环境的塑造
专题性纪念类博物馆,即纪念馆,以其独有的历史特征、丰厚的陈列资源、多样的表达手法
-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档案的建设与利用
我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从事档案工作20余年,档案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
-
近代山东沿海港口对外开放和航运探略
山东航运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土著东夷人就有先进的造船和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