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出处:《甲午纵横(第二辑)》栏目:(暂缺)发表日期:2016年12月31日
摘要:集市贸易作为民间物资交流的主要形式,源起于原始社会后期氏族部落间简单的“物物交换”。至迟到商周时期,这种不定期进行的简单的交换方式,就已发展成为定…
关键词: (暂缺)
集市贸易作为民间物资交流的主要形式,源起于原始社会后期氏族部落间简单的“物物交换”。至迟到商周时期,这种不定期进行的简单的交换方式,就已发展成为定期集中进行贸易活动的集市了。《易·系辞》记载当时集市贸易的情形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从其开展贸易活动的方式和集市的功能、作用看,似与近现代的集市已没有太大的不同了。只不过现今的集一般都设在农村,旧时则是不分城市农村,皆有集市。只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城里的集市大都变成了由固定摊贩常年租用摊位,天天都开展经营活动的“农贸市场”,早已没有了传统集市“人、物定期集会,临时设摊交易”的特征了。
威海自明初设卫始,卫城内外便逐渐形成了几处规模较大的集市。当时集市贸易之繁荣,从明代王悦的《威海赋》中即可略窥一斑:“论其集市,则在闤阓。外乡他客,宝货珍贝,衣食之需,水陆之类,或驴马驮载,或老壮负背,如蚁之归垤,如川之东沛,百辙千涂,于焉是会……。”虽然因史载阙如,今天已无法确知明代卫城集市的具体位置,不过随着集市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至清代,一些地方史料中有关集市的记载就比较翔实了。清初毕懋第撰《威海卫志》载,康熙年间卫城内设集市六处,分别是:东市在卫衙前(城里十字口东街);南市在猪桥南街(城里南街);西市在城隍庙前(城里西街);北市在前王家巷(城里北街);牛市,即牲口市,在四街随四集转移;猪市在猪桥南。
迨至清末,英国强租威海卫,今威海境内以威海湾沿岸为中心,在东起大岚头村东北海滨、南到草庙子、西至马山嘴所划全长150里弧形线地域内之365个自然村沦为英国殖民地。其时除仍归中国管辖之卫城内仍设集市外,租界内亦有乡集10处,分别设于崮山后、温泉汤、东河街、凤林、泊于、北港西、草庙子、小阮疃、羊亭、桥头。
另外,威海卫作为明、清军事重镇,在军队集中驻守的营、寨及屯戌之地往往还形成了被称之为“军市”的集。如明初卫城外东仓军营一侧、北洋海军成军后的北仓绥军兵营及南帮沟北、城子巩军兵营附近,都曾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乡集,繁华一时。不过这些依托军营形成的集市存在的时间往往都不长久,军营裁撤,集市即废。
集市贸易的特点是“定期集会交易”,所以集皆有期。旧时威海城乡各集一般都是五天为一集期。如乾隆年间城里四街集日分别是:东市农历初四、十四、二十四,南市初九,西市十九,北市二十九。农村各集则或三、八,或二、七,或一、六,或四、九,或五、十。某村某集何日为集期,乃约定俗成,而且至少在二三十里范围内与其他各集决不重叠。逢集日,人们不论到集上去买还是卖,皆谓之“赶集”。若无要紧事而随便到集上走走看看,或只是遇到中意的东西才临时决定买点,则谓之“逛集”、“赶闲集”。更有一些居住在集市附近的“闲人”,每逢集日必整天在集上闲逛,有的单等将散集时“捡”点便宜货,人们则称其为“压集头的”。大集都是从早到晚全天交易,小集则多为半日集,到午即散。集市交易活动结束,就叫“散集了”。
集无论大小,都分“行”设“市”。各行各市都有固定的集中营业区。到集市卖货,必须归“行”就“市”,不能随地乱设摊。大集货物齐全,凡民众生产生活所需几乎无所不有,故其行市极多。举其要者如下:
粮食市。民以食为天,故凡集必设粮食市。旧时买卖粮食不叫“买”或“卖”,而俗称买粮谓“籴”,卖粮谓“粜”。粮食的计量也不用秤,而是用“升”或“斗”等量器来量。所以买卖粮食只论“升”或“斗”而不论“斤”。其中“升”是威海民间使用最普遍的主要量器,也是计量粮食多少的主要单位。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后,开始论斤而不论升,但在其后相当长时期内,人们还是习惯以升论,买卖粮食都把称量的斤数折换成升来论价。一般是以玉米25市斤为一升,小麦、大豆分别以27市斤和28市斤为一升。
柴草市。旧时威海城乡居民做饭、取暖多用柴草。所以许多集市,尤其是城里及临近卫城的一些集上,都有较大的柴草市。出售的柴草以来自山区的柞柴和松柴为最多,另外还有杂木烧柴、松果、山草等。柞柴威海俗称“菠椤柴”,考其本意,似应为“不落”,因其冬不落叶而得名。故“菠椤”实乃“不落”之谐音。杂木烧柴都是经锯截斧劈成小块出卖,名曰“劈柴”。松果则叫“松葫笼”。柴草买卖有论“车”论“担”的,也有论“斤”的。一般都是双方讲好价后再加少许“脚钱”,由卖主车推或肩挑送至买主家中。
蔬菜市。蔬菜市上既卖菜,也卖菜种菜苗。旧时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小菜园,集上出卖的各种蔬菜多出自当地农民的菜园。只有一些耐储存的蔬菜有来自外埠的,其中以秋冬季节的文登萝卜大白菜为多。每年开春后各种时鲜蔬菜陆续上市,其中每种蔬菜凡最先上市的“头喷子”(威海方言)菜,谓之“鲜货”。威海民间素有食必求“鲜”之习尚,谓之“尝鲜”。俗语有“美不美,头一嘴”。尤其是城里的商家富户,都把能先于别人品尝到“鲜货”视为值得夸耀的“美事”。而在城乡百姓中,更把做儿女的能买点“鲜货”孝敬老人誉为美德。所以每有“鲜货”上市,虽量少价贵,人们却每每争相购买。
鸡蛋市。其时农家户户养鸡,但鸡下了蛋却大多舍不得自家吃。因为在那生活艰苦的年代,鸡蛋不仅是许多家庭全年零用钱的主要来源,也是乡间百姓之间礼尚往来的首选礼品。尤其是亲朋好友或邻里之间有嫁女、添喜、建房、探望病人等需礼尚往来之事,鸡蛋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城乡各集都设有较大的鸡蛋市。卖鸡蛋的都是妇女,她们用篓子或笸箩装
鸡蛋。为防碰破,有的还在篓子或笸箩底垫一层麸皮。鸡蛋买卖论“把”不论斤。民间约定俗成是十个鸡蛋为“一把”,一把鸡蛋多少价钱,则以鸡蛋大小不同而论。
鱼市。旧时威海无淡水养殖,集上的水产品都出自海上,所以民间也称鱼市为“海鲜市”、“腥市”或直接就叫“卖海物的”。刚下船不久的鱼,谓之“新鲜鱼”,价贵。鱼虾放的时间稍长,有点变质了,就叫“跌潮了”或“臭了”,卖价自然就低。不过海边的人多擅烹调海物,即使有“跌潮”的“臭鱼烂虾”,亦可做出别具一格的特殊风味,许多人还就是特喜这一口。俗语有“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所以即使臭鱼烂虾也并非无人问津。旧时卖鱼的以筐盛鱼,一根铁制的叫做“鱼串子”的穿鱼针和一把系鱼的马蔺草叶是必不可少的。鱼针长近二尺,前端近针尖处有鼻。卖鱼的称好鱼,以针自鱼腮斜着穿入,从口中穿出,将马蔺草引入针鼻,然后把鱼撸到马蔺草上,系好后递与顾客。
破烂市。破烂市即今天所谓的旧货市。破烂市上从大型家具、农具到一针一线无所不有。那些赶闲集的和常年“压集头的”最爱光顾破烂市。凡进入破烂市的物品,不论新旧程度如何,也不论价格贵贱,皆谓之“破烂”。经营破烂的小贩都是平日游走城乡,从民间低价收购,然后到集上高价出卖。人们称之为“捣腾破烂的”。破烂无定价,卖破烂小贩的经营原来是先往高处要价,谓之“能要跑了,别要少了”。而精明的买主则最多只还价一半,谓之“破烂、破烂,还价一半”。所以破烂市上讨价还价最为常见,而最终成交后,买价与要价之间往往相差悬殊。
牲口市。集上最特殊的是经营牛驴骡马的牲口市,牲口市上的规矩是买卖双方不得面对面直接交易,必须靠作为“中介人”的“牲口经纪”从中说合方能成交。“牲口经纪”一般都有较丰富的相牛马的经验,能通过看“牙口”、四蹄、毛色评判牲口的优劣,是旧时专业性很强的一项特殊性职业。牲口交易过程中,可以由一个“牲口经纪”作买卖双方的代理,从中说合。但更多的是由两个“牲口经纪”分别作为买方和卖方的代理人互相谈价。“牲口经纪”的收益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买卖说成后从卖方所得钱款中抽取佣金,名曰“杀头子钱”。二是谈交易过程中以“说行话”和“对袖口”等暗箱操作方式获取额外收益,叫做“割耳朵”。“行话”就
是用别的字音代替数字,如从一到十分别叫做“流(或丁)、谭、品、吊(或老德)、拐、闹、柴、别、老弯、卡”等。“对袖口”也叫“袖里吞金”。对袖口时双方互不言语,一方把手伸进另一方袖口内,互相之间摸指言价。总之无论是说行话还是对袖口,都是要让局外人听不懂、看不见,连买者和卖者也不知道他们喊出的真实价位。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买卖双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额外收益。如卖者底价出100,经纪人则向对方报110,买者出价110,经纪人则向对方报价100,结果成交后,买者并不知卖者要价100,卖者也不知买者出价110,这10元的差价,就是被牲口经纪私吞瓜分的“割耳朵”钱。
饮食市。每逢集日,做饮食买卖的摊贩都临时支锅搭灶,设摊经营。各种地方名吃、小吃、面食、菜肴都应有尽有。有的摊位上还搭起布棚或席棚,以蔽风日。但乡间集上更多的是露天支锅经营者,名曰“开野拉子锅”。冬季赶集,饮食市上最红火的就是这些露天经营的“野拉子锅”。他们经营的多是大众饮食,好一点的有包子、肉火烧、牛杂、驴杂、猪下货、羊肉汤。而更多的则是烙烧饼、熬豆腐白菜等。在“野拉子锅”就餐,碗大量多,价钱便宜,普通百姓最爱光顾。尤其是冬天,农民赶集多是自带火烧、玉米饼子等干粮。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野拉子锅”便宜实惠的热菜热汤。稍阔卓一点的可以来一碗“羊肉汤泡火烧”,贫寒一点的则都凑到豆腐白菜锅前,将饼子掰入大碗中,掌灶的即于“突突”沸腾的锅中连白菜豆腐带滚开的热汤盛出一大舀子浇于凉饼子上。寒冷的冬集上能吃上一顿这热气腾腾的热汤热食,那真是再美不过的享受了。
集上其他主要行市还有:水果、苗木市,布匹棉花市,衣帽鞋袜市,笤帚苇席市,条货、杂货市,木器木材行,铁器五金行,缸瓦盆罐行以及设在集边上临近河套的猪子市等。而一年之中最热闹的,则要数腊月集了。
俗谚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时令进入阴历腊月,人们开始渐次置办年货,此时城乡集市实际成了“年货市场”,进入了一年中最兴旺繁盛的时期。特别是小年过后临近年关的几个集日,人们更称之为“年集”。城乡百姓,无论寒门富户,家家户户必赶“年集”,买办一些年节所用之物,谓之“忙年”。腊月年集上充满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各类商品空前丰富,除了布匹、衣帽、鞋袜、酒肉鱼虾、日用百货等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外,更有节日特有的商品如春联、年画、窗花、爆竹以及祭祖祭神用的香纸、蜡烛、香炉、灶神像、糖瓜等,形成了“年集”上特有的新行市。农村姑娘们多结伴成群去赶年集,她们最喜欢的就是发夹、头绳、绢花及装饰房间的窗花。男孩子则几乎都爱去逛爆竹市和玩具市。而节日全家人的衣食用度以及待客、祭神等其它各项所需,则全是由“当家的”负责置办。其中首先是要为全家人置办过年的新衣服。威海民间过年,对服装最为讲究。大年初一人们拜年、串门都要穿新衣、戴新帽,谓之“夸新”。所以凡略有经济条件的人家,男女老幼、里里外外、从头到脚都要更换一新。俗谚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块裹脚布,老头要顶乌纱帽。”
不过,这充满喜庆的年集也并非给所有人带来的都是欢乐。旧时一些钱少无力置办年货的贫穷人家,赶年集就是别样一种滋味。他们到集上多只能“望货兴叹”,不敢轻易花一年辛苦挣下的几个钱。直到最后一个年集,再“没日子等了”,才不得不买点应节之物以度年关。然而,这“临期末了”的年集上已是货无定价了,稍有积存的货物或许减价,紧缺一点的往往价格倍涨。此时富裕人家年货早已置办齐备,价钱再贵也不得不买的大都是些少钱的穷人。所以旧时对年前最后一个集民间又有一个令人心酸的谑称,谓之“杀穷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入侵威海。日本侵略军不仅经常下乡烧杀抢掠,造成民生困苦,百业凋零,日军飞机还多次到一些大集市上空盘旋,甚至投弹轰炸赶集群众,致使大多数集市停滞。少数仍照常开市的集,交易量也大幅下降,有的集市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还被迫多次迁址。1945年日寇投降后,威海的集市贸易才渐次繁荣。1958年“大跃进”期间,因对市集贸易管得过死,市集贸易曾一度萧条。1962年重新兴旺。“文化大革命”期间,市集贸易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受到限制,国家统购统派商品均不准上市,市集贸易再度萧条,全市集市曾一度全部改为逢农历二、七为集日。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3月,始恢复传统集日。自此,全市集市贸易进入了历史上最为繁荣兴盛的黄金时期。
(作者: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教师)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历史著作也可以这样撰写——刘玉明、戚俊杰新著《辩证看甲午》读后
中国历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方法与传统。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为写出
-
威海地质概说
一、前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地球的外壳——岩石圈、岩石圈内的地层、
-
漫话威海湾
登上环翠楼眺望刘公岛,碧蓝的威海湾就在眼前,600多年前威海卫古城就座落在威海湾的西
-
李鸿章六次巡阅威海卫
《李鸿章六次巡阅威海卫》详尽的描述了年过六旬的李鸿章如何不顾身体劳累六巡威海卫,
-
英日对“高升”号事件的反应与交涉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1894年7月25日,在朝鲜丰岛海域,日本海军不宣而战,
-
书画的保藏
一件上好的书画作品,不仅能够陶冶性情,增长知识,提高审美水平,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
-
文登境内又一重要考古发现——解读“大将庙”和主持僧石墓浮雕
大将庙,又名“梵云院”,又名“凤山寺”。位于文城西南50公里:小观镇郐家村西1.5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