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缺)出处:(暂缺)发表日期:2019年7月20日    浏览人次:3,972

分享到:

主席台嘉宾: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廷琦、威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功、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隋建波、刘公岛管理委员会主任刘震

7月20日上午九点,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馆联合开展的“2019·山东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项目”在威海刘公岛举行启动仪式。

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威海市市政府、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刘公岛管委、地方文博机构领导嘉宾、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考古队员代表以及相关媒体记者参加了有关活动。与会领导对本次遗址调查工作寄予厚望,希望取得新发现、新成绩,并预祝工作获得圆满成功。

多方联动作业,共同调查定远舰遗址

上午十点左右,参会人员来到位于刘公岛南侧附近海域的考古作业平台上,详细了解遗址调查情况。

据周春水介绍,本次遗址调查工作由来自山东省内和北京、辽宁、福建、海南、广东及湖北的水下考古队员联合组队、共同作业,争取找到标志性证物。刘公岛附近海域七月份的天气非常适合水下作业,水下视野较好,遗址调查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在去年前期遗址调查时,已经通过探方抽沙试掘发现一批沉舰遗物,包括有钢板、木船板、煤块、毛瑟枪子弹、开花弹引信等,这些提取出水的“遗物”都将成为佐证这段甲午历史的有力证据,为我们还原百年前那场残酷的战争。

1895年初,北洋海军在刘公岛全军覆没。定远、靖远等数艘军舰被击沉于湾内,沉舰于战后遭到日军破拆。其后,威海又被英国租为军港,加之后来港道疏浚,泥沙淤埋,时至今日,湾内沉舰现状不清。为摸清威海湾水下遗产分布状况,2017年开启了威海湾水下遗址调查工作,并于2018年夏,在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推测为定远舰遗址。

据了解,此次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将历时60天,采取抽沙揭露方式,对沉舰展开专项调查。今年将对刘公岛东村外的甲午沉舰遗址进行抽沙揭露,对暴露的沉舰舰体严格按照考古操作规程与标准开展测绘、影像、文字记录等水下考古工作。2020年将对沉舰遗址剩余面积进行抽沙。

通过两年的抽沙发掘,将初步明确该舰性质、保存状况等信息,为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

万众期待,重现天日的同样是一段历史

一座刘公岛,半部近代史。近代以来,刘公岛见证了中国国运的兴衰。1888年,清代北洋海军在刘公岛成军,而之后的甲午海战,不仅震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还成为了近代史的开端,无数海军将士为了国家和民族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中国历史增添了悲壮的一页。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介绍说,今年全国水下考古工作有两个重点,南方以“南海一号”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为主,北方便以甲午沉舰遗址调查为主。刘公岛作为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刘公岛管委一直高度重视甲午战争及北洋海军历史文物遗存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对于此次遗址调查作业,也给予了最大支持。

摄影:杨强、刘文杰、薛航

相关资料:

定远舰,北洋海军旗舰,是清政府于1881年向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造的一艘“一等”铁甲舰,号称“亚洲第一巨舰”,由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担任管带。该舰全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满载排水量达7670吨。动力系统由两座复合平卧式蒸汽机和8座燃煤锅炉构成,输出功率达6200马力,单舵双桨推进,最大航速14.5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武备方面,主炮为4门305毫米口径克虏伯后膛炮,副炮为2门150毫米口径克虏伯后膛炮,另有大小速射炮若干,14英寸鱼雷发射管3具。1885年,定远舰从德国接回,经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中国南海来到中国,成为北洋水师主力舰艇。1886年,刘步蟾被任命为“定远”舰管带。1888年,清政府下旨颁行《北洋海军章程》,中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海军在威海刘公岛宣告正式成军,丁汝昌被任命为首任北洋海军提督,定远舰被定为旗舰。此后,“定远”和同型舰“镇远”作为清朝海军实力的象征,每年都要与北洋舰队其余诸舰一同,执行北起海参崴,南至香港、新加坡的游弋任务,彰显中国海军力量的存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定远舰作为北洋海军主力舰艇,历经黄海海战、刘公岛保卫战两场重要战役。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爆发了历史上自有蒸汽战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定远舰与同型舰镇远舰作为整个舰队的中坚力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战斗中,定远舰一门305毫米主炮发射的炮弹准确命中日本旗舰松岛,击毁速射炮一门,并引发大爆炸,致敌舰死伤80余人。战斗中,定、镇两舰在战局急转直下的危急关头仍旧巍然屹立,勇战强敌,终于化被动为主动,最后迫使日舰首先撤离战场。1895年初,日军从海陆两个方向围攻威海卫,企图全歼北洋海军。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北洋海军被困孤岛,弹尽援绝,只能孤军奋战。在随后的战斗中,“定远”被进入军港偷袭的日本鱼雷艇击伤,被迫抢滩搁浅于刘公岛东南浅滩海域。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1895年2月10日,出于“为免资敌”的考量,“定远”舰被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下令炸毁。当日深夜,“定远”舰管带、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自杀殉国,时年44岁,践行了自己“苟丧舰,将自裁”的誓言。1月13日凌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宁死不降,自杀殉国,时年59岁。翌日,威海水陆营务处道员牛昶昞代表刘公岛海陆军在《威海降约》上签字,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灭。在刘公岛保卫战中,北洋海军有定远、靖远、威远、来远等多艘舰艇沉没于威海湾中,沉舰于战后均遭到日军大规模的破拆。

—————————————————

刘步蟾(1852-1895),字子香,福建侯官(今福州闽侯)人。清末海军将领,北洋海军右翼总兵,肄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被清政府派往欧洲学习枪炮、水雷等军事技术。1877年,入选首批赴英国留学的海军生,派往英国铁甲舰留学见习,学成归国后,经李鸿章推荐,擢升游击衔,会办北洋操防。1882年,赴德国接收定远舰,并于1885年接回。1886年,被任命为定远舰管带。1888年,擢升副将衔,任北洋海军右翼总兵。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爆发。在海战中,提督丁汝昌受伤,刘步蟾代行舰队指挥之职,与敌鏖战。战后,代理提督之职,并因战功晋升为记名提督,赏“格洪额巴图鲁”勇号。1895年初,北洋海军在刘公岛被日军围困,积极组织北洋舰队进行顽强抵抗,打退日本海军多次进攻。1895年2月10日,定远舰自爆后,刘步蟾于当夜自杀殉国,时年44岁,践行了自己“苟丧舰,将自裁”的誓言。

相关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

百家争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