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甲午战争时期标志性历史建筑“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工程进入现场施工阶段
近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清代建筑——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工程正式进入现场施工阶段,一场“还原”历史建筑本色的大戏正式拉开序幕,这一清代海军衙署恢复昔日风貌指日可待。
北洋海军提督署坐落于昔日海防要塞刘公岛上,兴建于1887年,距今已有126年的历史,是晚清北洋海军的重要军事指挥中心,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海军军事衙门。整个建筑为清式砖木举架结构,占地17000平方米,按中轴线分前后三栋,三进院落,整个建筑画栋雕梁,精描彩绘,朱红圆柱,青瓦飞檐。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游客需求,更好地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宣教作用,2011年启动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工程,在大量考察的基础上,经国内史学和陈列专家学者多次论证,对原状复原陈列方案进一步完善,四易方案,《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大纲和内容设计方案》才最终定稿,并得到市委市政府通过。
作为一项重要的文物古迹修复工作,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工程总投资达1500万元,目前,仿明清家具制作、硅胶人物塑像制作、船舰模型制作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此次进场施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本着以及修旧如旧、再现原貌以及时间、进度服从质量和效果的原则,科学规划、扎实推进,通过原状复原陈列改造,北洋海军提督署将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特色鲜明的清代海军衙门历史标本,全面真实再现北洋海军历史风貌,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次原状复原陈列改造预计7月底前完成。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把刘公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对红色历史、文化及旅游的解读……
-
追忆戚其章先生
2012年10月7日2时35分,享年88岁的著名历史学家、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戚其
-
威海的地震碑
记载地震事件的石碑叫地震碑。一场大地震过后,人们从地震灾难中走出来,想到要把这事
-
英日对“高升”号事件的反应与交涉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1894年7月25日,在朝鲜丰岛海域,日本海军不宣而战,
-
历历印迹启深思 —— 读《环翠印迹》
威海市环翠区档案局编印的这本《环翠印迹》,把环翠区(包括原威海市)的历史大致勾勒
-
首任北洋水师总兵林泰曾旧照首次发现
林泰曾生于1852年,为林则徐胞弟林霈霖长子林龙言第四子。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寡嫂养大
-
难忘刘公岛——石涌:打响刘公岛伪海军起义第一枪的人
由于拍摄胶东抗日大型纪录片《并不遥远的记忆》的缘故,我有幸采访并结识了石涌司令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