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2021年度威海湾“山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划定工程”自2021年8月30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工作任务,为下一步的水下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近代沉舰出水文物保护、展陈的专业文博机构,自2017年山东省文物局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设立水下考古工作站以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更名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威海市博物馆等组成联合考古队,调集国内水下考古、物探人员先后开展了2017、2018年度“山东威海清代北洋水师沉舰”、2019年度“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2020年度“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等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打捞出水定远舰铁甲等相关文物一千余件。
2021年初,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威海市博物馆、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文登区博物馆、乳山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开展了“威海明清海防遗址”调查,对本市辖区内的明清海防遗址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一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将在已建成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基础上,加强对近代沉舰出水文物的保护研究、同时做好水下考古的陆地调查工作,继续与国家、省内水下考古研究机构密切配合,协调省市相关管理机构,做好水下考古前置工作,推动威海湾近代沉舰水下考古研究的持续开展。
水下探测设备投放
水下探测设备调试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度还是点?——甲午海战史料中技术名词考析一则
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战斗进行至下午13时20分以后,日本联合舰队的编队发生了一联串
-
刘步蟾年谱
1850年3月17日(清道光卅年二月初四日),刘步蟾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侯官刘姓“珠浦堂”
-
菏泽元朝古船结构与文物
2010年9月17日,山东省菏泽市市区国贸中心工地雨后下沉塌陷,凸现出船板及几件古代瓷器
-
读历史新书长振兴之志——读《辩证看“甲午”》一得
最近喜得朋友惠赠的两本新书,都是研究甲午战争的。一本是戚其章先生的《走近甲午》,
-
追忆随访王家桢谈话录
王家桢祖籍文登县,其曾祖父时,移居黑龙江省双城县。家桢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春(1897
-
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如何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作用
国耻类遗址,是中华民族被外敌入侵、遭受伤害和杀戮的历史见证。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就是
-
《北洋海军“来远”兵船管驾日记》阅读报告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沈津教授的大作《中国珍稀善本古籍书录》中,有一篇介绍《北洋海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