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经区沟北现废旧炮弹》追踪
7月4日上午,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王记华走进沟北边防派出所,实地查看那颗炮弹。王记华初步认定该炮弹应为甲午战争后的时代遗物,办理相关手续后,王记华带回该枚炮弹,准备做进一步鉴定。
6月30日,一枚60多公分长、直径约12公分的废旧炮弹在经区环海路污水处理厂附近被发现。2日上午,山东史学会甲午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建军初步判断弹头可能是1895年威海保卫战中、北洋舰队“广丙”舰发射到杨家滩北沙滩上的。
7月4日上午,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王记华等人赶到沟北边防派出所实地查看。一打眼,王记华便被吸引住了,“12公分口径,虽然较其他大口径炮弹显得小 了些,但仍被归类于大口径炮弹”。王记华也认同该枚炮弹被发射后未爆。对于炮弹尾环上的密集的螺纹,王记华充满了兴趣。他认为,这些螺纹在炮弹发射前是没 有的,炮弹发射时,尾环与膛线摩擦才留下螺纹。
王记华认为,炮弹材质较好,腐蚀程度一般,初步判断产自甲午战争后时代。从其流线型外观及制作工艺看,“不可能是当时中国可以生产的”。
炮弹的另一可疑之处是,弹身通体无任何字母、符号。北洋舰队时期,大量进口欧美造炮弹,之后英租时期、日占时期,均有外国船舰途径威海,故该枚“外国产”炮弹确系何年产物,还得仔细比对鉴定。
当天上午,甲午馆和沟北边防派出所办理接收手续,王记华带回该枚炮弹,将仔细比对鉴定。甲午战争博物馆目前藏有30余枚甲午战争期间的炮弹。
新闻追踪:
齐鲁晚报新闻:这是一枚发射但未爆的炮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关于纪念馆应对免费开放的几点思考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
-
我刊文章被专业权威刊物《孙子研究》全文发表
我刊2010年第四期(总第39期)发表的《毕以珣和【孙子叙录】》一文,最近被国内专门研
-
三国传统友谊结奇葩
荣成市南端的石岛,是个山海形胜地。它东傍碧波万顷的大海,南从黄石板嘴起,北至凤凰
-
来信选登(二则)
毕克官先生来信 编者先生: 贵刊2007年第3期刊发蔡克明先生《漫话威海湾》一文,读后引
-
丁汝昌年谱
(接上期) 11月20日(十月二十三日),丁汝昌在威海就旅顺各军将领函请救援事,致电李
-
把刘公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对红色历史、文化及旅游的解读……
-
度还是点?——甲午海战史料中技术名词考析一则
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战斗进行至下午13时20分以后,日本联合舰队的编队发生了一联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