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为使甲午战争纪念地保护利用工作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轨道,1月21日,威海市政府召开《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总体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论证会,来自10多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文物保护领域部分专家、学者共计20多人,集中探讨并论证这一方案。
论证会上,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工程师们对《规划》做了详细阐述。来自环翠区、经区管委、市文广新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海洋与渔业局、驻军单位、刘公岛管委、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等多个单位的负责人及专家,对方案中有关遗址保护区划、措施等多个章节展开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科学可行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据悉,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是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地由28处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文物建筑和遗址组成,分布于刘公岛、威海湾南北两岸各处。28处文物建筑遗址完整体现了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的指挥、后勤补给、基地防务体系,是研究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及近代海防基地重要载体,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海洋观教育重要场所,也是威海市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为充分保护好纪念地,2012年,该规划正式立项,并交由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编制方案。此后经过一年多的现场勘查、测绘和规划文本编写,《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总体保护规划》得以编制完成。整个规划全文8万字,13个章节。其中图纸达200多幅,说明性文字达14万字。此次论证会的召开,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尽早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批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筹笔偶存》中有关威海地区的史料
《筹笔偶存》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当时称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
-
北洋海军航海日志考
记录航海日志乃海军平时、战时相当重要的一项业务。日志中实时记录舰船航行、停泊、训
-
走过百年的老洋房
自明洪武三十一年设卫,永乐元年筑城,屈指算来,威海这座山东海滨城市已有600多年的历
-
读历史新书长振兴之志——读《辩证看“甲午”》一得
最近喜得朋友惠赠的两本新书,都是研究甲午战争的。一本是戚其章先生的《走近甲午》,
-
踏访“胶东长城”之姊妹遗迹—圩子墙
近年,在深入开展文物普查时,在胶东地区发现多处“圩墙”遗迹,经有关文物专家考证,
-
各抒己见不乏真知——第三届(深圳盐田)博物馆馆长论坛综述
由深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
-
蓬莱阁丹崖山岩体加固保护技术研究
我国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建筑在高山峻岭之间,但千百年来,其基础岩体受地质应力等多种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