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华锋出处:威海晚报发表日期:2013年6月11日    浏览人次:5,757

分享到:

拆除展厅的图片文字展板,实施古建筑油漆彩绘,维修古建筑的立柱和梁架……日前,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工程正式进入现场施工阶段。这项工作完成后,这座具有120多年历史的清代海军衙门将被真实还原,恢复昔日风貌。这是记者近日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了解到的。
  6月2日上午,记者在北洋海军提督署看到,前后三个院落的部分侧厅、厢房被挡板隔离,上面挂有“古建筑维修,参观请注意”的提示牌。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油漆工人或在给门窗上漆,或进行古建筑彩绘;施工人员正拆除展板、清除展厅墙上的膨胀螺丝等。在未被隔离的区域,游客们正在尽情地参观浏览。
  为了不影响游人参观北洋海军提督署,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工程现场施工将分步进行,边施工边开放。现场施工阶段的工作将本着“修旧如旧、再现原貌”的原则,恢复提督署各厅室内外的历史风貌。这项工作预计将于7月底前完成。
  据了解,在此之前,北洋海军提督署内布置了《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历史》基本陈列,分威海卫清军防务设施沙盘、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难处、甲午战争影响等十几个展厅,通过文物、图片、蜡像、沙盘、模型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当年北洋海军的风貌及甲午战争的历史。2005年,一名中央领导视察该馆后,提出了新辟甲午战争历史展示场馆,丰富展示内容,恢复提督署历史原貌,加强古建筑保护的指示。甲午战争陈列馆于2008年建成开放,为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工程于2009年立项,2010年正式启动。第一阶段,在查阅大量历史档案资料、进行广泛考察论证基础上,开展复原陈列内容设计,修改完善复原陈列方案。第二阶段,作为复原陈列工程的一部分,先后启动仿明清家具、船舰模型、硅胶人物塑像、军服等分类项目制作,均按进度顺利推进,可如期完成。文物征集工作也在同步开展。
  通过原状复原陈列改造,将最大限度地恢复北洋海军提督署的历史形态和风貌。随着这项工程的结束,北洋海军提督署将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特色鲜明的清代海军衙门历史标本。

清代海军衙门,究竟啥模样
  2日上午,金色阳光照耀着北洋海军提督署,使这座具有120多年历史的建筑显得越发迷人。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原状复原陈列工程完成,北洋海军提督署将再现昔日的面貌。
  那么,这座清代海军衙门究竟是什么模样呢?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还原清代海军“司令部”
  北洋海军提督署为三进院落,每个院落又分为中厅,东、西侧厅,东、西厢房。在原状复原后,将恢复其作为当时北洋海军重要军事指挥机关的本来面貌。
  “将再现北洋海军‘司令部’的机构设置情况以及各相关部门职能。”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副院长王记华说。由此,每个厅室都有着与此前不同的功能定位。
  在此之前,二进院东厢房,重点展现丁汝昌自杀殉国的场景。原状复原后,这里将恢复为丁汝昌的书房兼休息室,重点展示丁汝昌的儒雅之风。
  再拿三进院中厅来说,此前是“黄海大战”展厅,原状复原后,这里将恢复为祭祀厅,除了供奉妈祖神位、妈祖海上救难壁画外,还将陈设北洋海军舰船模型,展示北洋海军信仰妈祖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此次原状复原,将涉及北洋海军提督署内前、中、后三进院落,所有中厅、东西侧厅、东西厢房及大门西倒厅,共16个厅室。
  北洋海军提督署大门将保持现状,大门西倒厅将成为护兵勤务房,是护兵值勤的地方。
  一进院的中厅是礼仪厅,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东侧厅将是北洋海军总查公事房,是曾担任北洋海军总查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琅威理办公的地方。西侧厅将是提标督队官公事房,是提标督队船大副、二副办公的地方。东厢房将是机要公事房,是丁汝昌侍从机要人员的办公场所。西厢房将是提标督队委官公事房,是提标督队船委官、二等文案兼支应委官的办公场所。
  二进院的中厅是议事厅,是北洋海军将领举行军事会议的会议厅。东侧厅将是提督公事房,是丁汝昌的办公场所。东厢房将成为提督书房。西侧厅将是稽察全军军械事务处,具体负责考核枪炮弹药、稽查全军军械收发存储等事项。西厢房将是稽察全军军械事务处用房,系稽察全军军械事务处把总、二等文案、书识办公的地方。
  三进院中厅是祭祀厅。东侧厅将是总理全军营务处,负责稽查全军收放粮饷,总管全军资俸名册等。东厢房将是总理全军营务处办理具体事务用房,是营务处一等文案兼支应委官、书识等的办公场所。西侧厅将是稽察全军轮机事务处,负责北洋海军舰船轮机、舰船修理等事宜。西厢房将是稽察全军轮机事务处绘图房,具体负责绘制舰船图纸、大炮图纸、维修构件图纸等工作。

百年前电话机与发报机将“亮相”
  根据每个厅室不同的功能定位,为里面配备的“道具”也各不相同。在不久的将来,游客将在北洋海军提督署内一睹百年前的海军军用物品,领略北洋海军当年先进的装备。
  “就拿机要公事房来讲,这里是负责接收和发送电报、传达提督号令等重要军务事项的地方,按照其工作性质,发报机等通信工具必不可少。”王记华说,除了发报机外,这里还将配备当时被称为“德律风”的电话机。
  “根据考证,电话机已是当年北洋海军重要的通讯工具。”王记华说。
  一百多年前的电话、发报机等实物将通过文物征集来解决。目前,这些实物均已有了征集方向和具体目标。
  不仅如此,各个厅室内还将根据相关官兵的职衔、职责等,陈设相应的军帽、军服、望远镜、左轮手枪、扣挂式牛皮腰带等物品,以及办公用品、陈设品等物品。
  位于二进院东侧厅的提督公事房,将被还原为丁汝昌的办公室,里面将摆放红木雕花麒麟图案屏风、清式红木座椅、红木雕花桌案以及笔筒、砚台、欧式地球仪、座钟等。在屏风两侧左右后方,均将树立“北洋海军青龙军旗”和“北洋海军团龙提督旗”各1面。还将陈设做工精致的 “定远”舰船模1只。
  “将著名的舰船制作成模型,作为陈设装饰品或者作为赠送礼品,在当时就颇为流行。”王记华说,为了此次原状复原陈列工程,他们共制作了十几只舰船模型,将被陈设在北洋海军高级将领的办公室等厅室内。
  此外,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工程还包括制作13尊硅胶人物塑像,包括丁汝昌、林泰曾、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珪、邱宝仁等北洋海军高级军官以及北洋海军总查、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琅威理等,这些人物塑像将“共聚”议事厅,再现1891年初北洋海军将领讨论迎接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时的相关方案的历史场景。

敲定陈列内容耗时一年多
  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主要工作是确定原状复原陈列方案内容方面。
  之所以如此耗时,是因为可参考借鉴的资料很少。
  “我们只能从浩瀚的史料中仔细搜寻,认真扒梳,多方求证,反复论证。”王记华说,《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大纲和内容设计方案》先后四易其稿,这项工作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遇到的最大瓶颈是16个厅室的功能定位。在此之前,还未发现有关北洋海军提督署里建筑用途的相关史料记载。没办法,相关参与人员只能从史料里找寻有用的线索……
  “我们翻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如丁汝昌等人的信函、北洋海军章程、日军占领刘公岛后的各种记录等。”王记华说,他们还外出考察了国内其它清代衙署的功能格局等,以作为参考。
  北洋海军提督署的“原状”就这样被一点一滴地“抠”了出来。
  “复原陈列工程力求原汁原味。”王记华说。
  这样浩繁的工作,从最初起草到最终确定陈列方案历时一年多时间,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次原状复原陈列内容,是以北洋海军辉煌时期的1890年为复原展示的时间节点,将展现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伟大成果——北洋海军的辉煌历史。
  “原状复原陈列内容充分尊重历史,突出了海军军事衙署的特点。”王记华说,同时还体现了北洋海军“中西合璧”的军种特色,通过原状复原与场景再现等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突出历史感和生动性、知识性与普及性、大众性与参与性,寓教于“游”。
 
相关链接
近30年来曾接受3次展陈改造
  据了解,自1985年以来,北洋海军提督署内的陈列展览接受了3次改造,实现了3次质的飞跃。
  1985年,北洋海军提督署正式从驻军移交给地方,整修后对外开放,当时只在礼仪厅一个厅室内布置了展览内容——《中日甲午战争展览》。
  2000年,北洋海军提督署再次接受陈列展览改造,此次改造历时一年多时间,于2001年完成。除了北洋海军礼仪厅、威海卫清军防务设施沙盘、北洋海军将领会议塑像场景等《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历史》基本陈列外,还设有甲午战争研究成果展、来馆贵宾展等,共计13个展厅。
  此次原状复原,是北洋海军提督署在近30年里接受的第三次较大规模的展陈改造,也是一次最彻底、最根本的改造,将把一座接近于原汁原味的清代海军衙门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 记者 刘华锋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位于刘公岛上,兴建于1887年,1889年完工,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晚清北洋海军的重要军事指挥中心,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海军军事衙门。整座建筑占地17000平方米,为清式砖木举架结构,按中轴线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每进院落均分为中厅,东、西侧厅,东、西厢房,以中厅为中点,左右对称布局;各厅室之间和各院落之间廊庑相接,曲缦回环,联为一体。整座建筑画栋雕梁,精描彩绘,朱红圆柱,青瓦飞檐。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 刘华锋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