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近日,山东籍老战士苏晓风老先生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无偿捐赠了20世纪初日本海军舰船士兵生活所用木制漆器:两个木制碗盖和一个木碟。
据苏老先生讲述,这3个木制漆器是天津市沿海一位渔民在塘沽海域捕鱼时打捞上岸的海上漂浮物。3个漆器做工精细考究,其中的两个碗盖通身大红颜色,一漆器底部饰有镀金铁锚、炸弹、铁锹、樱花等组成的图案,在图案周围镀金写有“明治四十四年检定发射检定汽釀优章纪念”的字样,碗盖的边沿有三处破损;另一个碗盖的底部写有“新高军舰”字样。
今年69岁的苏晓风,祖籍是山东省烟台市黄县(现名龙口市)人,现居住在天津市。平生酷爱收藏,在上个世纪70年代,逛古玩市场时偶然发现了这组漆器。苏晓风老先生说:收藏之初,他就有了日后找机会捐赠给博物馆的念头,2008年他和老伴来刘公岛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时,感觉这3样文物的年代和甲午战争时期比较吻合,通过参观和甲午馆人的了解,赢得了老人的信任和首肯。为此,老先生趁着再次前往刘公岛旅游的机会,专程将这3个文物展品无偿捐赠给了甲午战争博物馆。苏老先生讲,我捐赠文物展品不图名不图利,就是为了更好的向人民大众及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家乡文博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朴实的话语渗透出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多年来,文物征集工作一直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甲午馆之所以取得辉煌的业绩,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厚爱和鼎力支持,该馆已征集到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时期相关文物史料数百件,其中不乏历史照片、家书、委任信札、航海测量仪器、怀表、印盒等珍贵文物。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威海人与甲午研究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成在威海,败也在威海。 1888年(清光绪十四
-
《筹笔偶存》中有关威海地区的史料
《筹笔偶存》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当时称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
-
走近大家——戚其章《走近甲午》读后
齐鲁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邦,令人想起泰山和黄河:泰山巍巍,虽不自显其高,却被尊为五
-
一件清光绪时的乡饮执照 ——兼浅谈乡饮酒礼制度
笔者在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见到了一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乡饮执照。这份执照的发
-
丁汝昌与北洋海军座谈会在馆举行
2006年11月18日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诞辰170周年。当日,来自安徽、北京、南京等地的丁
-
央视《百家讲坛》:马骏杰《甲午!甲午!》
201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海军政治部编研部联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
-
丁汝昌年谱
10月2日(九月初四日)下午,丁汝昌与龚照玙在旅顺收到李鸿章中午来电:听说禹亭伤病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