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5月15日,来自实验小学的300多名小学生来到北洋海军提督署,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重温甲午风云 培养爱国情怀”的研学活动。
刘公岛人文景观丰富,但最受人瞩目的还是北洋海军提督署遗址、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等有关甲午战争的景观,这些地方也是同学们研学的重点。
北洋海军提督署建于1887年,又称“水师衙门”,是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当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就在这里谋划指挥军事事宜。
刚来到这里,市实验小学四年级的邹筱蕾、丛郁霏等学生便立刻安静下来,聆听导游关于北洋海军提督署和甲午战争的相关历史介绍。当大家听到123年前,在甲午战争威海卫之战中,丁汝昌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拒绝日军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这段历史时,情绪十分低落,对丁汝昌的爱国之情表示钦佩。
学生们还来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对甲午战争的整个进程进行详细了解。这里仅展出得珍贵甲午战争历史图片便多达650多幅,还复制了大量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如陈京莹家书复原场景、李鸿章在马关谈判场景等,并开辟国内首个黄海海战3D影视厅,声光电与多媒体复合再现威海卫保卫战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
学生宋林恩印象最深的一个展示是陈京莹家书复原场景:陈京莹是“经远”舰二副,甲午战争爆发前,他在写给父亲的家书中,表达了战死沙场、为国尽忠的情怀。他在信中说:“大丈夫以殁于战场为幸,但恨尽忠不能尽孝耳。双亲老矣,勿因丧子感伤以重儿罪”。黄海海战中,陈京莹力战不屈,与管带林永升等全舰将士壮烈牺牲,时年32岁。
宋林恩说,来刘公岛研学前,他只知道邓世昌等很少几位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通过这次实地参观甲午故地和展馆,自己又知道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
刘公岛研学之旅的最后一个行程,是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集体诵读《少年中国说》,以及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以这种方式向甲午英烈致敬,表达爱国之心。
市实验小学老师邵飞飞则表示,他们平日也会给孩子讲解关于甲午战争方面的历史,培养孩子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来刘公岛研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孩子们更容易了解那段历史,更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等,这场刘公岛研学活动非常有意义。
(文/沈道远 图/王茂忠 于智超)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时代“波磔”中的大写人生 ——读王家俭教授自传《梦影萍踪》
读王家俭教授自传纪实《梦影萍踪》,其草根一样平易的心态,泥土一样朴素的文字和情感
-
近代山东沿海港口对外开放和航运探略
山东航运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土著东夷人就有先进的造船和远
-
考《尔雅·释地》“斥山之文皮”
《尔雅·释地第九》谓:“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晋郭璞注:“虎豹之属,皮有
-
为何民国各界精英大多曾在甲午战争后赴日留学
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战争,大清被日本打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
关于清末以前威海、文登三部旧志时间断限的探讨
因为考证“威海八景”产生的年代,对清康熙年间编修的《威海卫志》(以下简称康熙威海
-
刘公岛大小炮台六座 ——北洋海军时代刘公岛炮台考略
李鸿章建设北洋海防威海卫基地,大约始于光绪七年(1881年)(1 )。光绪十年(1884年
-
“丁汝昌降书”鉴定报告
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刘公岛自杀、北洋舰队降日一案,无论是以北洋海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