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4月25—28日,新华社《甲午殇思》剧组来到刘公岛,重点拍摄了陈列馆、北洋海军提督署及定远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戚俊杰接受采访。
据悉,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联合推出“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专题报道,连续刊发了刘亚洲、金一南、丁一平、皮明勇、肖裕声、罗援、彭光谦、孟祥青等一批军事研究领域名家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成果,共30篇文章。《甲午殇思》剧组从中挑选12名军事名家,采取访谈形式,从不同的视角,在深刻反思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同时,重点关注对今后发展的启示。该片共12集,每集30分钟,预计7月份在新华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及其手机电视台以及全国重点省级卫视播出。
图为戚俊杰馆长接受采访
图为《甲午殇思》剧组在陈列馆拍摄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儒家生态观与社会的和谐
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不仅包含一般人与人之间、当权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和
-
首任北洋水师总兵林泰曾旧照首次发现
林泰曾生于1852年,为林则徐胞弟林霈霖长子林龙言第四子。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寡嫂养大
-
刘步蟾年谱
1850年3月17日(清道光卅年二月初四日),刘步蟾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侯官刘姓“珠浦堂”
-
威海惊人的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当今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威海亦然……
-
威海的地震碑
记载地震事件的石碑叫地震碑。一场大地震过后,人们从地震灾难中走出来,想到要把这事
-
“丁汝昌降书”鉴定报告
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刘公岛自杀、北洋舰队降日一案,无论是以北洋海军
-
亲爱精诚爱国抗战——试评萨镇冰在桐梓海校的演讲
1937年7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大片国土迅速沦陷。至1939年夏,南京国民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