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新书首发座谈会”,于9月17日在威海清泉宾馆会议室举行。威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昌毅,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主 任周德刚,市政协文史委、市城市文化历史遗产保护委员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甲午战争研究专业委员会等方面专家学者、新书作者等30余人参加座谈 会。座谈会由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院长郭阳主持。
此次首发的新书是:于敬民著《孙子谈兵》、《古代威海之最》;陈悦著《民国海军舰船志1912-1937》;吉辰翻译的《龙的航程》;张黎源翻译的《他选择了中国》共5本。新书作者于敬民和陈悦均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吉辰与张黎源均为海军史研究会资深会员,吉辰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研 究生,曾留学日本,张黎源曾留学英国。
新书作者于敬民介绍,《孙子谈兵》是一部探讨孙子兵法理论的论文集,而《古代威海之最》,则是关于威海地方历史的图书,内容囊括威海历史人物、 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陈悦介绍,《民国海军舰船志》需查阅民国海军档案,但这些档案在1949年几乎全部被运到台湾,大陆学者几乎不可能查阅这些军方档案,所以资料主要来自于当时报刊杂志的报道,史料稀少零散,搜集历尽艰辛。此外,陈悦代为介绍了《龙的航程》和《他选择了中国》两书的创作编辑过程,着重介绍了两书新发现史料的重大价值。
与会学者对5本新书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他们不断推出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威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昌毅、刘公岛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周德刚分别对新书的问世表示祝贺,这些新书的出版,是威海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进一步丰富威海的历史文化内涵,极大提升威海在甲午战争 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自1985年建馆以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一贯秉持“学术立馆、学术兴馆”的宗旨,持续举办了一系列甲午战争与北洋海军学术讨论会,出版了若干学术文集,奠定了甲午战争研究的中心地位。目前,该院正在筹备2014年“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讨论会”等系列纪念活动。
下图均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新书首发座谈会现场: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甲午开战前丁汝昌并非“日以冶游博戏为事” ——驳清流党弹劾丁汝昌之议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连续数次被清流党上奏弹劾……更有敢
-
吕湛恩和《聊斋志异辑注》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短篇小说集,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
谁说方伯谦“甚谙海战”了?
1896年即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由林乐知、蔡尔康翻译辑录的甲午战争期间报章报道的《
-
北洋水师战长崎:海上亮剑 长崎冲突
北洋水师原本是去军事示威的,却被“蕞尔”日本结结实实地劈了一个耳光,死伤惨重。事
-
我刊文章被专业权威刊物《孙子研究》全文发表
我刊2010年第四期(总第39期)发表的《毕以珣和【孙子叙录】》一文,最近被国内专门研
-
走近大家——戚其章《走近甲午》读后
齐鲁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邦,令人想起泰山和黄河:泰山巍巍,虽不自显其高,却被尊为五
-
博物馆不能办成展览馆 ——光明日报专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
“博物馆的展览不应该是简单的陈列,而应该能体现出研究水平,能有效传播信息,让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