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新书首发座谈会”,于9月17日在威海清泉宾馆会议室举行。威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昌毅,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主 任周德刚,市政协文史委、市城市文化历史遗产保护委员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甲午战争研究专业委员会等方面专家学者、新书作者等30余人参加座谈 会。座谈会由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院长郭阳主持。
此次首发的新书是:于敬民著《孙子谈兵》、《古代威海之最》;陈悦著《民国海军舰船志1912-1937》;吉辰翻译的《龙的航程》;张黎源翻译的《他选择了中国》共5本。新书作者于敬民和陈悦均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吉辰与张黎源均为海军史研究会资深会员,吉辰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研 究生,曾留学日本,张黎源曾留学英国。
新书作者于敬民介绍,《孙子谈兵》是一部探讨孙子兵法理论的论文集,而《古代威海之最》,则是关于威海地方历史的图书,内容囊括威海历史人物、 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陈悦介绍,《民国海军舰船志》需查阅民国海军档案,但这些档案在1949年几乎全部被运到台湾,大陆学者几乎不可能查阅这些军方档案,所以资料主要来自于当时报刊杂志的报道,史料稀少零散,搜集历尽艰辛。此外,陈悦代为介绍了《龙的航程》和《他选择了中国》两书的创作编辑过程,着重介绍了两书新发现史料的重大价值。
与会学者对5本新书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他们不断推出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威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昌毅、刘公岛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周德刚分别对新书的问世表示祝贺,这些新书的出版,是威海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进一步丰富威海的历史文化内涵,极大提升威海在甲午战争 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自1985年建馆以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一贯秉持“学术立馆、学术兴馆”的宗旨,持续举办了一系列甲午战争与北洋海军学术讨论会,出版了若干学术文集,奠定了甲午战争研究的中心地位。目前,该院正在筹备2014年“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讨论会”等系列纪念活动。
下图均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新书首发座谈会现场: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徐建寅监造铁甲船“定远”号
1879年(光绪五年八月),徐建寅奉旨前往德国,派充二等参赞,订购、定造两艘铁甲船……
-
徐建寅与中国鱼雷及水雷
一、鱼雷技术及其战术运用 鱼雷是用于海战的一种新型武器。鱼雷能给敌人带来伴随着电光
-
关于“致远”等舰来华过程的几个问题 ——与马幼垣先生商榷
马幼垣先生的大作《马吉芬与北洋海军》一文刊于《北洋海军研究》(第二辑)(1 ),复
-
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如何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作用
国耻类遗址,是中华民族被外敌入侵、遭受伤害和杀戮的历史见证。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就是
-
吕湛恩和《聊斋志异辑注》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短篇小说集,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
芝罘救治伤兵
编者按: 该文由威海市档案馆馆长张建国提供。张建国同志对该文的出处、征集经过、主要
-
度还是点?——甲午海战史料中技术名词考析一则
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战斗进行至下午13时20分以后,日本联合舰队的编队发生了一联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