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丛培威

出处:甲午网栏目:45期学苑杂谈馆刊发表日期:2014年6月15日

摘要:《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以下简称《甲午馆刊》)2011年第3期刊登了李仁海先生的文章《威海街道名称的历史发展及其他》(以下简称《其他》),文中提到了…

关键词: (暂缺)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以下简称《甲午馆刊》)2011年第3期刊登了李仁海先生的文章《威海街道名称的历史发展及其他》(以下简称《其他》),文中提到了笔者刊于该刊2007年第3期上的《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以下简称《古今谈》)一文,表示对笔者“文中的观点,虽有同感,却不苟同。”笔者认真拜读了李先生的文章,并回顾了自己写作《古今谈》前后的一些情况,觉得有必要借助《甲午馆刊》,就有关情况和观点向读者作一说明。

实行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尤其是地级威海市建立后,威海城区不断扩大,新的街道不断涌现。同时,伴随着变化也出现一个新问题:即对老威海人来说,对威海的街道越来越不熟,尤其是新出现的街道,不知道方位,不知道走向。经过查阅历史的、现实的大量资料和认真思考后,笔者终于厘清了威海(仅限于市区,不包括荣成、文登、乳山三市)街道名称的发展演变脉络,并探究了威海街道命名的一些问题,形成了《古今谈》一文的初稿。

因《古今谈》中涉及了许多街道名称的历史问题,为慎重起见,笔者曾将文稿奉请威海文史老人刘德煜先生过目。刘先生看了后表示,基本赞同文中的观点,并提出一些老的街道名称应该恢复的建议。笔者也知道李仁海先生长期从事地名管理工作,也登门征求李先生对文稿的意见。李先生看了后说:“你的文章,观点是对的,理论是对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并流露出 “不能作主”的苦衷。同时,李先生向笔者介绍了威海地名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指出了笔者文中误将“人防路”认作“南山路”的错误,提出了威海存在“一路多名”的问题,也提出应该恢复一些老的街道名称。临走,笔者还在李先生处索取了一份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

此后,笔者采纳了刘德煜先生和李仁海先生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如刘先生、李先生关于恢复“中山路”的建议,李先生关于解决“潍坊路”一路多名的建议等),对《古今谈》初稿进行了认真修改,于2007年6月将稿件交给了《甲午馆刊》。

《古今谈》在《甲午馆刊》登出后,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有的当面对笔者谈,有的打来电话,有的转告其他读者的反映,基本都表示认可和赞同。笔者为此感到有一种“为众代了言”的欣慰。

2011年10月,笔者见到当年第3期《甲午馆刊》李仁海先生的《其他》一文。李先生在文中起首就提到笔者的《古今谈》,表示“我多年从事地名管理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名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对‘古今谈’文中的观点,虽有同感,却不苟同。”

这里引起笔者注意的有三点:一是“文中的观点”,二是“虽有同感”,三是“却不苟同”。

“文中的观点”——李先生没有具体说明文中的哪些观点,按通常的理解,应包括文中所有的观点。

“虽有同感”——应该指虽然有与笔者相同的感觉(感受)吧?

“却不苟同”——“虽有同感”,“却不苟同”,笔者真不知如何理解,也不知读者是否感到有些自相矛盾。

李先生此时的观点,与数年前相比,真有云泥之别,笔者看了,感到十分惊疑。

依笔者粗浅的认识,按照行文的一般规则,接下来,李先生该谈谈“不苟同”的理由吧?但是,接下来,直到文末,李先生用了几乎整个篇幅,在谈威海街道名称的历史演变,谈自己对威海街道名称的看法,完全撇开了文章开头自己点出的“不苟同”话题,这不仅令笔者感到十分遗憾,我想读者也会感到十分疑惑。这似乎也不符合为文之道。

毕竟事隔数年,许多读者可能对《古今谈》中的观点已经淡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此把《古今谈》中的主要观点重申一番。

笔者在《古今谈》中,回顾了威海街道名称的历史演变,探究了街道命名中的一些问题;肯定了威海早期街道或以当时居住的大户旺族的姓氏命名,或以所在的位置命名,或以其他相关的特点命名,以及后来客观地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自然地理特征、方位感强、好找好记的命名方法;抨击了“文革”中威海大规模地更改街道名称,致使政治口号之类的街道名称泛滥,给人民生活和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麻烦的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们的街道名称进行一次认真的审视。对那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且不是生僻字、异体字,不带侮辱性、歧视性的街道名称,千万不能改,已经改了,并且依然活在群众口头的,可酌情恢复;对那些与当地历史和自然地理毫无关联、抽象难记、不为老百姓所接受的街道名称,可酌情更改,街道更名应慎之又慎;街道命名应尊重当地的特点和历史,尊重民意,尊重专家的意见,好的街道名称应有自己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威海现有的地盘上,存在着大量的村庄、山岭、河流,随着城区的扩大,这些村庄、山岭、河流已经或正在成为城中村、城中山、城中河,这些城中的村、山、河,就是最显著的地理坐标;有的地方历史上还发生过重大事件。这些,对老百姓来说,说起来就知道方位,我们在起街道名称时应加以利用。许多地方在老百姓的口头本来就有名字,后来建成了街道,我们应考虑利用老百姓中已有的名字。笔者不赞成利用外地的行政区划、名山大川和政治词语、吉祥词语为街道命名,认为抽象、难记,还造成与外地城市街道的互相类同(这是外地许多城市的做法)。笔者认为,为街道起名切忌对外地的照抄和模仿。不要期望街道名称有多大的政治教化功能。街道名称也不以表面的文字华丽为上乘。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观点。

时隔数年,再次审视这些观点,笔者仍然认为并无不妥,不知读者诸君然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威海的确发展很快,区划的调整,城市的扩张,调整和增加了大量地名。这其中,有一些地名起的是贴切的,方便了城市管理和人民生活,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毋庸讳言,也有一些地名一直为人们所非议。比如,在区划方面,地级威海市建立,原县级威海市改为环翠区。人们知道,在古威海卫城西北城墙上有个环翠楼,登楼可见城东万顷碧波,西、南、北翠山环绕,因而名之环翠楼。环翠楼脚下的街道办事处因此命名为环翠楼街道办事处。但是,环翠区的“环翠”作何解释?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单单从“技术”方面考虑,还不如叫“环翠楼区”讲的通(且不论顺着这个思路为新设立的区起名是否合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个皇冠街道办事处。皇冠者,皇帝的帽子也,距我们今天多么遥远。引起现代人对“皇冠”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从日本进口的一种轿车。这二者与一个街道办事处何干?将一个街道办事处命名为“皇冠”,向社会传递着怎样的信息?在公园方面,抱海大酒店南侧狭长的海滩填建成了一个公园,在为公园命名时,当地的新闻媒体还搞了个为“南海滨公园”公开征名活动(实际无意中已透露了一个朴素、准确的名字——南海滨公园),结果最后敲定的名字是“威海公园”。威海历史上曾在现东山宾馆处有一个“威海公园”,而且在为这个南海滨公园命名时,威海已有环翠楼、塔山、海滨等多处公园,再命名一个“威海公园”,不但与历史重复,是否还有冠盖一切的意味呢?幸福公园原叫海滨公园,它是威海最本真意义上的海滨公园,这不仅因为它在威海各个海滨公园中建设最早,而且它离威海城最近。在以前,说到威海的海滨,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这里,而不会是别处。但它经过填海扩建后,却改为“幸福公园”。人们叫了几十年“海滨公园”,现在却都要改嘴叫“幸福公园”。在街道方面,街道的数量最大,人们的议论也最多。人们现在闹不清的,往往是一些新建区域抛开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特征,而以抽象的外地行政区划、名山大川和吉祥词语、政治词语等命名的街道。2011年12月28日的《威海晚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向读者介绍市区主要道路如何分段。这些道路,除中心城区外,大部分没有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特点,工业新区则完全没有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特点(针对《威海晚报》所列道路而言)。李仁海先生说:“地名的第一作用是指位,是按照这个符号的指引找到所表示的那个地理实体。好找好记,方便实用是对地名的最基本要求。”(见《其他》)已经命名很久的街道,还要新闻媒体专门作一介绍,这是否无意中对街道命名进行了一次讽刺?

街道名称是街道的文化符号,它关乎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关乎以后长远的历史,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威海作为迅速发展的城市,新的街道肯定还会大量涌现,老的街道也许还有所调整。作为威海的一名普通市民,笔者惟愿街道名称切实方便人民生活,好找好记,不再为弄不清街道的方位、走向而烦恼,仅此而已。

 

(作者:威海市环翠区人大干部)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关于作者  (请作者来信告知我们您的相关资料,点击这里查看我们的联系方式。)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日志

百家争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