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海峡两岸120名书法家于19日齐聚战争发生地——威海刘公岛,缅怀英烈,共祭国殇。
“甲午重来祭国殇,东临碧海雾茫茫……”,19日上午,在《甲午风云祭》的雄壮歌声中,来自大陆的90名书法家和台湾的30名书法家面朝大海,一字排开,向中日甲午战争中遇难的中国同胞深深鞠躬、默哀。此刻,停泊在海上的数艘船艇汽笛长鸣,现场气氛肃穆凝重,矗立在海边的北洋海军将士雕像显得更加高大威严。
公祭仪式结束后,120名书法家挥毫泼墨,共同创作一幅120米长的书法长卷,并捐赠给岛上的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院。
“振兴中华扬我国威”“长铭国耻大振民魂”“甲午钟声唤醒复兴中国梦,春秋笔墨凝成将士大风歌”,一幅幅书法作品跃然纸上,传递着两岸同胞对那段历史的悲凉回忆和对民族复兴的向往。
来自台湾新北市的书画家何正一现场创作了两幅作品:“正气浩然”和“墨缘情深”。他告诉记者:“中国虽然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但这更激励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变得更加强大。”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人民画报书画院院长苏士澍说,这次活动是海峡两岸民间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它以同书长卷、墨祭国殇的形式表达了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国情怀、共同的精神诉求和文化担当。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也是甲午战争的发生地,岛上至今仍留存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关于《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的说明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以下简称《甲午馆刊》)2011年第3期刊登了李仁海先生的文
-
以物鉴史、以图证史 ——《物鉴甲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甲午文物选粹》读后
《物鉴甲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甲午文物选粹》(刘震、王记华主编,故宫出
-
书讯:北洋海军舰船志
本书以军舰级别进行分篇,逐一介绍北洋海军各主要军舰。将北洋海军舰船的设计、建造置
-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北洋鱼雷营图书阅读笔记
笔者前两年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上检索藏书目录时,无意间发现该馆藏有若干北洋鱼
-
勿忘甲午 以史为鉴 ——在接待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时的讲稿(下)
甲午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严重的民族危机,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促
-
北洋海军爱国将领林泰曾
林泰曾是清朝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他为中国的近代海防事业与北洋海军筹
-
马石山的青松
雄伟的马石山是胶东名山之一,海拔467米,位于乳山市北部,横跨诸往、崖子两镇。这里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