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威海水师学堂,位于丁汝昌寓所西150米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奉北洋大臣李鸿章之命,在刘公岛西端择购民地,兴建水师学堂,1889年开工,次年建成,当年即招收36名驾驶学生授课。共花费购地银、工料银合计近万两,建筑房屋63间,占地18000平方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派登各舰参战。次年2月刘公岛失陷,学堂许多建筑毁于战火,学堂停办。该学堂是清末继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之后的第4所海军学堂,因校址在刘公岛上,故又称“刘公岛水师学堂”,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近代水师学堂。
百家争鸣
-
北洋海军中的荣成籍官兵
1880年,为给正在英国建造的巡洋舰“超勇”、“扬威”选配水兵,李鸿章奏请清政府,认
-
门神和春联的起源及其发展
神系道教因袭民间习俗奉祀的司门之神。我国民间供奉门神历史悠久。奉祀门神当起于原始
-
家乡的果模子——美化生活的艺术
大型果模子用途广泛。给老人庆寿,用果模可磕出不同形状的寿桃。回娘家,走婆家,探亲
-
一个学者的追梦之旅 ——怀念戚其章先生
戚其章先生就是一个有梦而且一生追梦不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不罢休的学者。人贵有
-
从威海武备学堂炮学教习发迹的段褀瑞
民国时期,段祺瑞的大名在国人心目中如雷贯耳,但真正知道他从安徽来威海在武备学堂一
-
关于清末以前威海、文登三部旧志时间断限的探讨
因为考证“威海八景”产生的年代,对清康熙年间编修的《威海卫志》(以下简称康熙威海
-
英租时期的威海卫
甲午战后,威海人饱受日本侵略者强占之苦,本望日军撤走之后,会再过上安定的日子,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