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于 1985 年建院,原名“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1992年更名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2010 年更名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2008 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该院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管理保护为首要职责。全面修缮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刘公岛水师学堂、屯煤所、鱼雷修理厂、工程局、机器厂、黄岛炮台、公所后炮台、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日岛炮台、公所后炮台、黄岛炮台等历史建筑,并辟建为展示教育场馆。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

北洋海军公所(北洋海军提督署)

雕塑:黄海英魂(《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

东泓炮台
该院依托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丰富的文物资源,系列展示中国近代海防、北洋海军、甲午战争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海洋观与海防观教育。设有《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东海屏藩——威海卫基地炮台防务展》《历史选择》等基本陈列。海军公所历史建筑,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海军衙署建筑,是“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群。海军公所、刘公岛水师学堂、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等原状复原展示场馆,展陈总面积达 2万余平方米。建院至今,接待观众超过 3500万人次,是知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前行印迹
- 1991年,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被文化部、人事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 1994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 1995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 1996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1997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2004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中宣部、民政部、人事部、文化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 2008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 2008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首批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名单;
- 2009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国家国防教育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 2011年,刘公岛被中台办、国台办命名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 2016年,刘公岛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2018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表彰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
百家争鸣
-
勿忘甲午 以史为鉴 ——在接待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时的讲稿(上)
在接待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时的讲稿
-
徐建寅与中国鱼雷及水雷
一、鱼雷技术及其战术运用 鱼雷是用于海战的一种新型武器。鱼雷能给敌人带来伴随着电光
-
清凉禅寺拾遗(一)
豆山,属伟德山山系,呈东西走向,西衔十九河,东至不夜河,横跨泊于、埠柳两镇,襟带
-
丁汝昌年谱
9月1日(八月初二日)晨,丁提督率舰队开赴旅顺海域,指派“致远”、“经远”两舰及“
-
度还是点?——甲午海战史料中技术名词考析一则
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战斗进行至下午13时20分以后,日本联合舰队的编队发生了一联串
-
加强基地建设 广泛开展国防教育
2009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国防教育会议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又获殊荣,继全国爱
-
晚节不保毁誉参半——山西、云南巡抚梁萼涵
梁萼涵(1798-1858年),字心芳,号棣轩。原籍荣成孟家庄(现属环翠区)。梁萼涵出生在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