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量身定制保护方案 给文物穿上新“铠甲”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成功验收

验收现场
11月29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文物局验收。
上午8:30,山东省文物局组织相关专家来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对该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进行了考核验收。来自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山东博物馆等机构的5位专家,以及来自山东省文物局、威海市文广新局、刘公岛管委会等机构的领导、项目施工方代表,共近20人来到项目中心展开现场查验,对工程所采用的仪器设备、软硬件系统、运转情况进行了细致地检测。

验收现场

验收现场

验收会议现场

验收会议现场
在随后的验收会议上,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质询提问等方式进行考核后认为,该项目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期保质完成了方案设计的包括建环境监测、微环境调控、无酸纸囊匣配置、展柜升级等各项工作的全部内容。由此,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建立起了连接岛内外的综合性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站),实现了覆盖展厅环境质量和库房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与数据网络传输汇总;实现了对文物库房及文物展示微环境有效调控,形成藏品保护管理、监测、分析、处理等一系列风险管控机制。整个项目管理程序规范,档案资料齐全,达到预期目标,同意通过验收。

与会专家:山东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荣瑞峰

与会专家: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研究馆员王传昌

与会专家:山东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郑捷

与会专家: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赵好

与会专家: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辛俊玲

与会专家:威海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刘晓燕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于2015年4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启动,经过2年多的紧张推进,于今年7月正式竣工。这一工程将现阶段成熟的博物馆环境与调控方面技术、设备等多种调控手段与当今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进行充分集成、整合,通过安设温湿度传感器、升级新型文物展柜、新增文物消毒柜等措施,实现了覆盖北洋海军提督署、甲午战争陈列馆、岛内外库房等多个区域的陈列展馆和文物库房的文物保存环境的科学系统优化,使文物始终处于最优标准并长期稳定的环境中,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与会领导: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张仁波

与会领导:威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郭承宇
如今,该项目经过3个多月的试运行,整个系统运转良好,完成了方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完全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效果,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这一为馆藏可移动文物量身定制的保护方案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获得圆满成功,让文物穿上了以新思路、新技术为主导的新“铠甲”,使得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吕湛恩和《聊斋志异辑注》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短篇小说集,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
“威海卫”的变迁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要冲。史料记载,自元代以来,经常受到日本海盗(史称“倭寇”)的侵
-
关于《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的说明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以下简称《甲午馆刊》)2011年第3期刊登了李仁海先生的文
-
戚其章先生逝世悼文
接获戚其章先生逝世的消息,谨表示衷心的哀悼!今日,通过贵馆惠送的《中国甲午战争博
-
刘珝与《新建环翠楼记》
刘珝(1426-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青州府寿光县(今寿光市)人。他是明代中期最有声望
-
刘公岛大小炮台六座 ——北洋海军时代刘公岛炮台考略
李鸿章建设北洋海防威海卫基地,大约始于光绪七年(1881年)(1 )。光绪十年(1884年
-
刘步蟾年谱
1850年3月17日(清道光卅年二月初四日),刘步蟾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侯官刘姓“珠浦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