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与会专家实地查看出水文物
9月18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邀请有关专家在威海市召开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铁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专家咨询会。与会专家实地考察铁质文物保存状况,审阅相关资料,同时听取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有关人员对出水铁质文物基本情况的介绍。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铁质文物主要以“济远舰”海底打捞出水文物为主,这些文物是120多年前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见证,对研究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及19世纪兵器制造具有重要历史、军事和科学价值。
为保护这批珍贵文物,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曾于1989年开展过试验性保护工作,并于1993年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立项“海底出水巨型金属文物除锈保护”课题,对出水文物进行脱盐保护。如今20多年过去了,由于地处海岛,空气湿度大,部分超大型出水文物露天存放等因素,这批海底打捞出水文物又再次出现锈蚀情况,且有加速锈蚀的迹象。
为“拯救”这批珍贵文物,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研究员周宝中、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出土木器漆保护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吴顺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马清林、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交流中心主任铁付德、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潘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方辉、山东省文物修复中心主任王传昌等12名专家,以及威海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郭承宇、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张仁波等领导来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一同为文物“会诊”。专家组提出了如下意见: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所藏海洋出水、大型铁质文物应尽快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规范要求编制保护修复方案;开展材质、腐蚀产物、病害类型、环境数据等相关前期研究工作,汲取国内已有保护修复技术成果,以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工艺、措施;尽早启动方案编制工作,开展目前露天展示铁质文物的环境监测,并启动场馆改造以满足保护修复后文物保存环境需求。

与会专家: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马清林

威海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郭承宇

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张仁波
据了解,这批文物由国家文物局分别于1986年和1988年两次组织实施打捞出水,主要以济远舰舰船构件与武器装备等巨型金属器为主:包括济远舰前双主炮、大桅、前主锚、吊艇架、系缆桩、锚链、海水淡化蒸汽发生罐、炮弹等铁质文物,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品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物按用途可分为武器装备类、舰船装置类,除有1件是龙庙嘴炮台出土的炮弹,其余皆为海底打捞出水文物。其中济远舰前双主炮,为德国克虏伯(KRUPP)兵工厂1883年制造,每门重达20多吨,代表了当时海军装备的先进水平,是目前出水吨位最大的舰炮,堪称我院“镇馆之宝”,荣膺“山东齐鲁瑰宝”称号。这些出水文物对研究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19世纪武器装备、军舰制造以及英国强租威海卫32年(强租刘公岛42年)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书画的保藏
一件上好的书画作品,不仅能够陶冶性情,增长知识,提高审美水平,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
-
明代烟墩今尚存 ——荣成石桥子烟墩存废之商榷
烟墩位于荣成市崖头街道办事处石桥子村北,当地人称之为烟墩……
-
蓬莱发现高丽镶嵌青瓷探析
2005年7月,在中国北方著名古港——登州港(蓬莱水城)清淤工程中,发现3艘古代沉船。其
-
走近大家——戚其章《走近甲午》读后
齐鲁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邦,令人想起泰山和黄河:泰山巍巍,虽不自显其高,却被尊为五
-
丁公汝昌百七十年诞辰祭
泱泱中华绵绵海疆, 物产饶美碧波荡漾。 外强觊觎屡破屡防, 谁人统帅自吾汝昌! 自幼赤
-
丁汝昌年谱(1836-1883年)
1836年11月18日(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丁汝昌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丁家坎村。其父
-
摘掉林国祥“丧舰降敌”的帽子——林国祥丰岛战后归国真相考
一,归国过程 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丰岛海战爆发。“济远”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