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9月17日上午,纪念甲午黄海海战爆发123周年暨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举行。
9月17日上午,纪念甲午黄海海战爆发123周年暨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举行。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卢荡、威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刘昌毅共同为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揭牌。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张仁波、副总编卢荡先后致辞。与会嘉宾、媒体记者、驻岛部队代表、刘公岛管委机关干部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院长郭阳主持活动

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张仁波现场致辞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卢荡现场致辞
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共同设立,旨在寻找近现代海军后裔、实地遗址访查,补充近现代海军史,寻促进海洋文化、海洋历史的普及和研究。

9时30分,参加仪式人员全体肃立,向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甲午英烈致哀
9时30分,参加仪式人员全体肃立,向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甲午英烈致哀,活动正式开始。在致辞中,刘公岛管委会副书记张仁波讲到:“双方此次合作成立的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将双方优势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文博资源和媒体资源的共享共建,这对提升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的研究水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辑卢荡表示:“甲午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的以甲午战争为主题的博物馆;封面新闻是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互联网新闻媒体。双方将在资源互补、平台互通的基础上,推进甲午历史、海洋文化的宣传报道”。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人文部总监王国平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副院长代表双方互赠礼物。
仪式上,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双方代表互赠礼物。揭牌仪式后,举办方还于北洋海军提督署门前举行了庄严的签字仪式,现场嘉宾与观众纷纷在“纪念甲午黄海海战暨甲午英烈殉国123周年”横幅上认真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院长郭阳、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人文部总监王国平分别就各自有关口述历史相关情况做介绍。与会各嘉宾则表示:新媒体时代,学术研究、对外宣传也要去主动拥抱、接触新媒体,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作为历史的见证,文物遗迹可以看作物证,口述历史则可以视为人证,它让历史变得更加鲜活。在采集、挖掘口述历史的过程中,应以审慎的态度,在史料对比辨别的基础上对素材进行取舍、辩伪存真。座谈会最后,威海市社科联主席刘昌毅做总结发言。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卢荡、威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刘昌毅共同为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揭牌。

座谈会现场
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正日益受到大众媒介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将“口述”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保护范围,凸显口述历史的重要性。相对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而言,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的出现使得历史研究从文字记述扩展到录音、录像,是历史学领域的一大飞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与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的合作设立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是一次强强联合的过程,其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必将对中国近代海军历史研究,尤其是北洋海军历史、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产生非常重要的,深远地影响,将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甲午战争沉船水下调查的可行性分析
因为甲午战争的重要性,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打捞甲午战争沉船的活动,但因种种原因,
-
谁说方伯谦“甚谙海战”了?
1896年即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由林乐知、蔡尔康翻译辑录的甲午战争期间报章报道的《
-
从威海武备学堂炮学教习发迹的段褀瑞
民国时期,段祺瑞的大名在国人心目中如雷贯耳,但真正知道他从安徽来威海在武备学堂一
-
勿忘甲午 以史为鉴 ——在接待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时的讲稿(下)
甲午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严重的民族危机,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促
-
英租时期的威海卫
甲午战后,威海人饱受日本侵略者强占之苦,本望日军撤走之后,会再过上安定的日子,不
-
威海的地震碑
记载地震事件的石碑叫地震碑。一场大地震过后,人们从地震灾难中走出来,想到要把这事
-
北洋海军刘公岛练勇学堂探源
《北洋海军章程》“船制”规定,北洋海军舰船序列,按每艘舰艇为一营建制。9艘主力战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