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9月17日上午,纪念甲午黄海海战爆发123周年暨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举行。
9月17日上午,纪念甲午黄海海战爆发123周年暨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举行。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卢荡、威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刘昌毅共同为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揭牌。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张仁波、副总编卢荡先后致辞。与会嘉宾、媒体记者、驻岛部队代表、刘公岛管委机关干部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院长郭阳主持活动

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张仁波现场致辞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卢荡现场致辞
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共同设立,旨在寻找近现代海军后裔、实地遗址访查,补充近现代海军史,寻促进海洋文化、海洋历史的普及和研究。

9时30分,参加仪式人员全体肃立,向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甲午英烈致哀
9时30分,参加仪式人员全体肃立,向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甲午英烈致哀,活动正式开始。在致辞中,刘公岛管委会副书记张仁波讲到:“双方此次合作成立的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将双方优势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文博资源和媒体资源的共享共建,这对提升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的研究水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辑卢荡表示:“甲午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的以甲午战争为主题的博物馆;封面新闻是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互联网新闻媒体。双方将在资源互补、平台互通的基础上,推进甲午历史、海洋文化的宣传报道”。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人文部总监王国平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副院长代表双方互赠礼物。
仪式上,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双方代表互赠礼物。揭牌仪式后,举办方还于北洋海军提督署门前举行了庄严的签字仪式,现场嘉宾与观众纷纷在“纪念甲午黄海海战暨甲午英烈殉国123周年”横幅上认真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院长郭阳、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人文部总监王国平分别就各自有关口述历史相关情况做介绍。与会各嘉宾则表示:新媒体时代,学术研究、对外宣传也要去主动拥抱、接触新媒体,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作为历史的见证,文物遗迹可以看作物证,口述历史则可以视为人证,它让历史变得更加鲜活。在采集、挖掘口述历史的过程中,应以审慎的态度,在史料对比辨别的基础上对素材进行取舍、辩伪存真。座谈会最后,威海市社科联主席刘昌毅做总结发言。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卢荡、威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刘昌毅共同为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揭牌。

座谈会现场
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正日益受到大众媒介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将“口述”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保护范围,凸显口述历史的重要性。相对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而言,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的出现使得历史研究从文字记述扩展到录音、录像,是历史学领域的一大飞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与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的合作设立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是一次强强联合的过程,其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必将对中国近代海军历史研究,尤其是北洋海军历史、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产生非常重要的,深远地影响,将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古家具的保养
家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历史几乎贯穿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全程。从最初的简单日用品
-
从方言中找回历史
人类先有口头语言,很晚才有文字记载语言。所以,历史传递的渠道,一是靠书籍,一是靠
-
历史著作也可以这样撰写——刘玉明、戚俊杰新著《辩证看甲午》读后
中国历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方法与传统。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为写出
-
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简报
2011年3月22日,山东省历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学术研
-
于无声处的血性呐喊心灵深处的精神守望——孙建军新作《拂云看山》读后
细读《拂云看山》,可以品味到作者——一个青年学子对于历史的思考、对于社会的责任、
-
甲午战争残炮辨疑
我院收藏的一门甲午战争残炮、两副地阱炮炮架。残炮属于哪种类型的大炮,来自于哪座炮
-
甲午开战前丁汝昌并非“日以冶游博戏为事” ——驳清流党弹劾丁汝昌之议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连续数次被清流党上奏弹劾……更有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