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出处:《甲午纵横(第二辑)》栏目:学苑杂谈。发表日期:2016年12月31日
摘要:刘公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百余年来,一直为军事要地。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区开始对外开放,接待游人。然而,许多参观过刘公岛的旅游者都会产生这…
关键词: (暂缺)
刘公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百余年来,一直为军事要地。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区开始对外开放,接待游人。然而,许多参观过刘公岛的旅游者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我国清代北洋海军重要军事基地的刘公岛,为什么在其上面还零散分布着一些近代欧式建筑?这些建筑又是什么人在岛上建造的呢?据不完全统计,零散分布于刘公岛南坡(岛上较适于居住地带)的近代欧式建筑有20余处。这些建筑多为石体木屋架二屋结构,室外设廊子,室内为木地板,体量明显大于木举架一层结构的北洋海军时期建筑。
要想知道刘公岛上这些欧式建筑的由来,需要从我国的近代史说起。1895年4月17日,历时八个月的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定宣告结束。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刘公岛也未能幸免。1898年7月1日,英国连同刘公岛一起强租威海卫,使其成为英国在远东对抗俄国的军事基地,刘公岛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训练和疗养避暑之地。英国在对刘公岛长达42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在刘公岛上修建了大量适合其居住习惯的欧式建筑。至今可以看到的主要有:英海军司令部旧址、英陆战队营房旧址、英皇家酒肆新廊旧址、共济分会旧址、康来饭店旧址、私营商让旧址等。
从1898年7月1日,英殖民者强租威海卫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1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刘公岛已成为威海的城市名片,刘公岛上举步可见的这些近代欧式建筑,以其特殊的风格与凝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静静地等待着今人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员)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北洋舰船为何要去长崎油修?——再与马幼垣先生商榷
确切地说,我并非对马先生所有的意见都不接受。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我承认马先生所指
-
甲午战争的另类解读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百余年,但在今天是史学家们感兴趣的话题。一个数千年文明史的老大中
-
丁汝昌年谱(1884-1891)
6月21日(清光绪十年五月二十八日),丁汝昌率“超勇”、“扬威”、“威远”、“康济”
-
英名左邓同千古生于末世运偏消——也论丁汝昌
引文: 丁汝昌是我国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他,出身贫微,可是后来却成
-
虬枝如笔 古树繁花 ——读毕克官近作《走近丰子恺》
毕克官近作《走近丰子恺》,不久前由西泠印社出版。收到作者在第一时间寄来的赠书……
-
唐置登州与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唐代设置登州至民国年间废止,登州成为山东半岛东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历时1300余年。唐朝
-
家乡的果模子——美化生活的艺术
大型果模子用途广泛。给老人庆寿,用果模可磕出不同形状的寿桃。回娘家,走婆家,探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