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出处:《甲午纵横(第二辑)》栏目:学苑杂谈。发表日期:2016年12月31日
摘要:刘公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百余年来,一直为军事要地。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区开始对外开放,接待游人。然而,许多参观过刘公岛的旅游者都会产生这…
关键词: (暂缺)
刘公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百余年来,一直为军事要地。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区开始对外开放,接待游人。然而,许多参观过刘公岛的旅游者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我国清代北洋海军重要军事基地的刘公岛,为什么在其上面还零散分布着一些近代欧式建筑?这些建筑又是什么人在岛上建造的呢?据不完全统计,零散分布于刘公岛南坡(岛上较适于居住地带)的近代欧式建筑有20余处。这些建筑多为石体木屋架二屋结构,室外设廊子,室内为木地板,体量明显大于木举架一层结构的北洋海军时期建筑。
要想知道刘公岛上这些欧式建筑的由来,需要从我国的近代史说起。1895年4月17日,历时八个月的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定宣告结束。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刘公岛也未能幸免。1898年7月1日,英国连同刘公岛一起强租威海卫,使其成为英国在远东对抗俄国的军事基地,刘公岛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训练和疗养避暑之地。英国在对刘公岛长达42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在刘公岛上修建了大量适合其居住习惯的欧式建筑。至今可以看到的主要有:英海军司令部旧址、英陆战队营房旧址、英皇家酒肆新廊旧址、共济分会旧址、康来饭店旧址、私营商让旧址等。
从1898年7月1日,英殖民者强租威海卫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1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刘公岛已成为威海的城市名片,刘公岛上举步可见的这些近代欧式建筑,以其特殊的风格与凝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静静地等待着今人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员)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威海地质概说
一、前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地球的外壳——岩石圈、岩石圈内的地层、
-
踏访“胶东长城”之姊妹遗迹—圩子墙
近年,在深入开展文物普查时,在胶东地区发现多处“圩墙”遗迹,经有关文物专家考证,
-
丁汝昌年谱
10月2日(九月初四日)下午,丁汝昌与龚照玙在旅顺收到李鸿章中午来电:听说禹亭伤病未
-
王家俭先生个人珍籍 入藏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近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又传来喜讯,著名甲午战争史研究专家王家俭先生个人专著、手
-
虽然身在此山中却识庐山真面目——中塚明著《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上编)读后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中塚明教授,将日清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研究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课题。
-
日岛炮台:不辱使命的海上堡垒
1888年清政府创建北洋海军,在威海湾沿岸和刘公岛上部署炮台多所,日岛因其位置特殊更
-
瑞乃尔关于威海卫投降的报告
致《京津泰晤士报》编辑:尊敬的先生,在去年十一月的《布莱克伍德杂志》(Blackw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