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出处:《甲午纵横(第二辑)》栏目:(暂缺)发表日期:2016年12月31日
摘要:2005年春,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郐家村村民在村西丘陵斜坡处挖养鸡场温室地基时发现一处石椁墓,现介绍如下。 郐家村位于小观镇,东北距文登市区55公里,南约5…
关键词: (暂缺)
2005年春,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郐家村村民在村西丘陵斜坡处挖养鸡场温室地基时发现一处石椁墓,现介绍如下。
郐家村位于小观镇,东北距文登市区55公里,南约5公里为202省道和正在拓宽改造的威乳高速公路,村东紧靠南北向县道。石椁墓位于村西约1.5公里的风山脚下,北、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为农田),只有东面一个出口为平地;前面一条山溪(黄垒河支流的上游)自西向东蜿蜒流过。
墓葬的顶部、内部等局部结构已遭到破坏,但框架未动,可知其为土坑石椁墓。
土圹东西长310厘米,南北宽260厘米,外是红色砂岩,圹内则填以含小石块的颜色稍灰的黄褐土。根据当事人回忆,填土中曾发现三块瓷碗片,已残破,形体较大,口径20厘米左右。约与墓顶持平的北半部,呈半圆状叠压着两层粗略加工的石块,各5-6块。上层最长处80厘米、宽30厘米、厚25厘米;下层面向墓葬的一侧雕刻莲花瓣,长47-62厘米、宽27厘米、厚18厘米。
石椁由三层经过加工和雕刻的石块组成。
底层,垂直立放椁石7块。
东西两侧,2块。长120厘米、厚16-20厘米、高70厘米。
北侧,1块。长224厘米、厚18-20厘米、高70厘米,雕刻童子执壶奉茶、老僧持杯端座。
南侧,2块。由于中间有门分隔成东西两块,长70厘米、厚10厘米、高70厘米;西石雕刻童子牵马,东石雕刻星月类图象。
墓门两扇,2块。高55-60厘米、宽30厘米、厚7厘米。
中层,上部内收斜放椁石4块,内侧都有浮雕。
东西两侧,2块。长120厘米、厚16-20厘米、宽70厘米,分别雕刻两只形态不同的龙。
北侧,1块。长224厘米、厚18-20厘米、宽70厘米;中间雕刻人物应是北极真武玄天上帝,怀抱一宝剑。
南侧,1块。长120-190厘米、厚16-20厘米、宽70厘米;雕刻僧俗二人对弈,一侧为朱雀形象。
上层,皆已移位,根据当事人回忆由四块石块形成穹顶,无浮雕。
底层南门外侧向外东西两侧各立一石(西侧已移位),长35厘米、高70厘米、宽14厘米。
墓内底部至生土后经过平整,当事人回忆由用条砖错缝斜铺成人字形,东西两侧及后部铺4层,门前铺1层。
石椁内距北壁15厘米处居中置一石函,长51厘米、宽41厘米、高32厘米,侧壁厚7.5~8.5厘米、底部厚4厘米,函盖断面呈人字形,长60、最大宽48厘米;石函正面雕刻僧人启门图象,其他各面无画像。石函东西两侧各置两块方砖,其一有花纹。石函内放置骨灰,说明墓主人是火化埋葬。
另外,现场观察,附近还可以见到一些建筑遗迹。一是该墓东侧与墓底部相平的断面上可见一层红烧土,厚10-15厘米;二是该墓南侧有本次和以前出土的直径40-60厘米的柱础;三是该墓以东约500米处有一寺院遗址。寺院遗址遗物有三:嘉庆年汉白玉“永垂不朽”碑(标明庙产边界并歌颂梵云院住持心伶禅师)、两个龟趺碑(一个仅存基座,一为大定十年重建梵云院碑)、一块40×60厘米雕忍冬图案的石质建筑构件。由于残损比较严重,这些遗迹的性质还不十分清楚。
郐家石椁墓雕刻传统的四神图案,雕龙(一个有角应为麒麟)的形象,与四川宋代安丙墓比较一致①;北下椁石人物所拿执壶和一旁的衣架,也是宋墓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其时代应为宋金时期。
附近的建筑遗迹或与梵云院有关。梵云院俗称风山寺,在昆嵛山南部坦埠村北郐家村西风山。五代梁乾化二年(912年)六度寺僧法平始建,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赐额,宋天圣五年(1027年)重修。宋末被毁,伪齐阜昌至金大定初年重修②。墓主人与梵云院应有较深渊源,推测墓主为僧人或其他信众。
附:
嘉庆年汉白玉“永垂不朽”碑正面碑文:
龙飞嘉庆岁□□□己四月谷旦立
盖闻靡有初鲜克有终,天下通患而惟有志有守者。不然,心伶禅师七岁入沙门,至九岁自浪暖寺随师移于敕赐梵云院作住持。迹其一生,知书鲜事循□有儒雅风,迄今经理七十余载,凡属禅业原有□界,但有修筑而无废堕,可谓有始有终者也。特以春秋高迈,恐后人纵怠而失于庙产边界,或启争端,因公同刻石史乘见清白焉。谨□列于后。
①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泸县宋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
②济南山东印刷局1936年《牟平县志》卷九·文献志三·金石第80-81页。
(作者:威海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馆员)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老树夼的见证杂记
建国前,威海人都知道市区北山有个老树夼。它不是个特有名的地方,但旧时的军政商界要
-
从威海武备学堂炮学教习发迹的段褀瑞
民国时期,段祺瑞的大名在国人心目中如雷贯耳,但真正知道他从安徽来威海在武备学堂一
-
闲话千真洞
某年的腊月二十七日,挈妇将雏,乘兴而行,却不幸误入深壑老林,辗转大半天,望崖数叹
-
研究甲午战争史五十年的心得之作——读戚其章教授新著《走近甲午》
中国人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善于“以史为鉴”。可是有个大前提决不容忽略,即对历史
-
清凉禅寺拾遗(一)
豆山,属伟德山山系,呈东西走向,西衔十九河,东至不夜河,横跨泊于、埠柳两镇,襟带
-
英名左邓同千古生于末世运偏消——也论丁汝昌
引文: 丁汝昌是我国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他,出身贫微,可是后来却成
-
时代“波磔”中的大写人生 ——读王家俭教授自传《梦影萍踪》
读王家俭教授自传纪实《梦影萍踪》,其草根一样平易的心态,泥土一样朴素的文字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