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编辑推荐
1894,甲午一战惊醒中国千年大梦。
为何中国现代化历程曾两次被日本强行中断? 为何日本人会用打败中国作为对自己脱亚的检阅? 为何被打败的甲午一代会师从日本? 我们今天是否敢于正视与日本的差距? 我们在今天能打赢中日海战吗?
打开百年相册, 20幅日本手绘甲午彩色战图首度公开, 一百幅模拟仿真海战图还原历史真相, 重读不可扭转的帝国首败。
内容简介
甲午年,1894年。
闭上眼总能想象到那艘庞大豪华的泰坦尼克号,一八九四年的中国正如那艘出海的巨轮,刚刚醒来就迎面撞上了冰山。这是致命的一击,比1840年来自西方白 人的枪炮声更为沉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接连不断的打击都像重重的敲门声,槌在帝国即将崩溃的门楣上。但最重的一击,来自东方。
“一战而人皆醒矣”、“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一个相当委婉的说法,中国醒来了。事实上,一战而击碎的不仅是李鸿章无法修补的体制, 更重要的是精英阶层的人心。千古未有之大变局的说法在1840年即已流行一时,现在人们终于明白这个变局是什么,那就是古老、僵化的帝国体系的结束,新的 文明以极其野蛮的方式侵入。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关于作者 (请作者来信告知我们您的相关资料,点击这里查看我们的联系方式。)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谁说方伯谦“甚谙海战”了?
1896年即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由林乐知、蔡尔康翻译辑录的甲午战争期间报章报道的《
-
近代山东沿海港口对外开放和航运探略
山东航运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土著东夷人就有先进的造船和远
-
谈文物托管、博物馆托管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文物托管、博物馆托管与博物馆文物工作紧密相联、对提升小型博物馆作用具有非凡的
-
我与《学术月刊》的“学术缘”
20世纪50年代,我与《学术月刊》的交往,可以说是我学术生涯中的一段重要经历,至今回
-
丁汝昌年谱(1836-1883年)
1836年11月18日(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丁汝昌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丁家坎村。其父
-
虬枝如笔 古树繁花 ——读毕克官近作《走近丰子恺》
毕克官近作《走近丰子恺》,不久前由西泠印社出版。收到作者在第一时间寄来的赠书……
-
北洋水师战长崎:海上亮剑 长崎冲突
北洋水师原本是去军事示威的,却被“蕞尔”日本结结实实地劈了一个耳光,死伤惨重。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